2016-02-27 20:14:52 来源: 上海证券报
存量博弈的市场里,大家都在问,增量资金在哪里?保险资金的动静,被A股市场紧盯。
理论上,今年预计有5000亿的增量资金入市(算法见下文)。但在宝万之争以及险资举牌潮之后,保险监管部门对于险资入市和举牌的态度,似乎总是雾里看花,说不清、道不明。
保险资金举牌的风险到底怎样?险资去年底举牌的亏损已经不少,如此下去监管部门会干预吗?
对于这一连串问题,证券时报记者终于看到了一个明确的表达,用大白话讲就是——只要合法合规,没有人不同意险资举牌,大家各显神通去吧。
保险资金风险总体可控,包括部分中小公司
近期,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在接受财新采访的时候,首次直面险资举牌的问题,给出了他的看法:
5年前我刚上任时,险资投资渠道狭窄,社会对保险资金运用的争议很大,觉得保监会管得太死。如今险资松绑后,保险资金运用又因二级市场举牌再度成为市场热点。
我们做了反复测算,保险资金的整体风险总体可控,而对于部分中小保险公司,我们不断进行压力测试,基本没有问题。
我在审计署和商业银行都干过,风险意识一直绷得紧紧的。
据财新报道,关于上述压力测试的情况是,当时有18家符合条件的公司进行了压力测试,大多数都通过了,针对个别存在风险隐患公司,保监会将采取有针对性的监管措施。
就在近日,中融人寿就被保监会暂停股票买入。去年底,该公司举牌了三家上市公司。
关注风险但允许风险偏好不同的公司存在
虽然保险资金总体风险可控,但是这也并不意味着保监会鼓励举牌。对于举牌背后的风险,保监会称其从未放松过警惕。
保监会资金运用部主任曾于瑾在接受财新采访中表示,市场化自然会有差异,总会出现一些风险偏好不同的公司。
对于一些风险偏好大的公司,其实保监会对其采取监管措施的频度、力度要远高于其它公司。
举牌战背后是股权战争
就保险公司业内的观点而言,险资举牌是一个趋势,甚至这还只是一个开始。在当下资产荒下,固收类产品收益下降,权益类资产中只要出现符合现金流要求或者价格到了买点的投资标的,都应该买。
“我们买着买着,就过了5%了。”一家保险公司投资决策委员会的成员说。
其实,险资发起的股权战争不仅在二级市场,在一级市场也是如此。
近日,有一家上市券商旗下直投子公司的董事感概,当年券商直投子公司获批的时候,依然在券商和PE界掀起了一股巨浪,可是券商直投子公司在股权投资上的规模也就是几百亿到1000亿的量;而去年保险资金被允许设立私募股权基金,这才是PE界真正的地震,因为这里有1.2万亿的空间。
2016年可配置的险资规模预计4.5万亿左右
由于保险大类资产配置的相对长期性,存量资产的大幅度变化基本不大可能,更多来自于新业务增量和原有大类资产到期后的重新配置需求,因此,不妨对保险业2016年可运用资金的增量和存量变化做一个大致的估算,整体配置规模预计在4.5万亿左右:
1、新增保险业务带来可运用资产的增加:按照以往的年均增长20%左右的趋势,2015年为11.2万亿,2016年新增投资资产将冲过13万亿,增量大约为2万亿左右;
2、协议存款到期的重新配置:2011年5年期协议存款利率在5.5%左右,2016年到期量将接近5000亿元;
3、非标资产到期的重新配置:2013年非标资产才开始配置,以2年期信托产品为主,利率在7-8%以上,很多公司非标投资到期或者达到上限,预计有2万亿左右。
预计带来5000亿资金进入股市
前述的4.5万亿资金预计有10-15%左右,也就是5000-6000亿左右的资金进入到股市,并对股票市场产生影响,需要注意的是,险资投资比例和指数同周期变化特征,在阶段性底部上升趋势尚未呈现的时候,险资很少会积极入市,而在股市上涨30%以后,险资入市将会加速,这在2015年上半年的行情中得到了显著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