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26 22:56:41
在刚刚过去的11月22日,德国总理默克尔迎来了其正式就任德国总理10周年的纪念日。
当她刚刚进入德国总理办公室的时候,那还是英国前首相布莱尔、美国前总统小布什的时代。那时的德国失业率在11%上下徘徊,在英语世界屡屡被称作“欧洲病人”。
在德国居住10年以上的张女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回忆道,10多年前,选择德语并不那么常见,法语才是小语种中的热门,这也同当时法国与德国在世界上的经济与地位相当。而默克尔执政的这十年,也是德法两国在欧洲乃至全球地位反转的十年:德国重新夺回了欧洲经济引擎的位置。
默克尔引领下的德国安然度过了欧债危机,失业率维持在5%以下,当大部分西欧国家仍为两位数的失业率焦头烂额时,德国发愁的却是“劳工荒”问题。
那些在默克尔执政之初,因她保守的发型、衣着和欧格希姆口音而轻视她的德国知识分子,纷纷意识到对默克尔低估了。精明的默克尔也曾利用这种低估,在内政和外交上多有斩获。
在默克尔执政10年之际,她出人意料地放弃了一贯求稳的路线,做出了敞开胸怀迎接叙利亚难民的决断。
德国作家伯尔曼在《直面寒冰——默克尔的德国十年》中写道,“默克尔就像是一个母亲,拗不过自己任性的孩子,最终给他买了冰淇淋,但是她现在又听到孩子的抱怨,冰淇淋太大,根本吃不下。”
在拥有了众多政治遗产之后,现在的默克尔再也不是那个拗不过自己孩子、随便给他买冰淇淋吃的母亲了。
来自东德的“本土移民”
1989年,默克尔踏入政坛时,她已经35岁了。在此之前,默克尔生活在与西德完全不同的世界中,是一位“本土移民”。2005年,来自东德的默克尔成为德国新一届总理。
伯尔曼写道,“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默克尔不了解德国民众,尤其是西德民众的想法。她也无法理解西德人的恐惧、伤感和对改变的抗拒。在她看来,这一切与东德的灭亡相比,都是无足轻重的小事。”
起初,默克尔在很多问题上与支持她的选民就意见相左。当她迅速意识到,这些想法在德国不得民心后,她做出决定,要为所有人着想,要成为“所有人的德国总理”。在随后的时间里,科学家出身的默克尔在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事件后做出了关闭核反应堆的决定;她也遵从德国的价值观,设立了最低工资标准。
来自于东德的默克尔,客观、节俭、保守,同时是受过良好教育的基督徒。在办公室里,她挂了一张叶卡捷琳娜二世的肖像画。在执政最初的日子里,不少德国知识分子常因她的出身、外貌和口音,低估她的能量。
不过默克尔对此的解决之道却是“顺水推舟”。装作在政治上弱势的这一招,甚至被她用到了外交上。
在同法国前总统萨科齐交谈时,她提出由于德国联邦邦法院的权力和德国各州州长的影响,她的授权与法国总统相比极为有限。法国前农业部部长布鲁诺·玛丽在回忆录中提到,萨科齐把这些话骄傲地讲给幕僚听,却没有意识到,默克尔骗了他。
从根本上来讲,东德出身的默克尔对于装腔作势类型的政客非常反感。2008年,在美国总统竞选期间,默克尔就不同意当时的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在勃兰登堡门前发表的演说。她认为,这样的作秀同她的政治观背道而驰。
德国政论家弗兰克·施尔玛赫认为,物理学家默克尔是德国国内最棒的博弈论理论家。德国政治学家约阿希姆·哈石克尔也有过类似表述,他认为,“就像在战争中一样,默克尔唯一的目的就是遏制敌人。”
制衡欧债危机
很少还有人记得,在默克尔担任环境部长期间,曾参加过《里斯本条约》谈判。如今她几乎是欧洲元首中,唯一经历过那次谈判的人。默克尔的这次谈判经历让她迅速领会了欧洲国家间互相制衡的微妙之处。
在2005年当选为德国总理后,在国际上毫无名气的默克尔首次参加欧盟理事会,对新的欧盟预算方案进行协商。当时她的对手是大名鼎鼎的英国首相布莱尔和法国总统希拉克,而众所周知的是,在商量预算这个问题上,英国的谈判团队向来不让步。
然而,准备最充分的默克尔提出的方案优于布莱尔和希拉克,最终胜出。默克尔在欧盟内部的首次亮相就赢得了极大的尊重。
大约5年后,默克尔迎来了一个更大的挑战:欧债危机。在欧债危机中,默克尔最成功的战术,莫过于让一开始反对挽救欧元的德国民众渐渐接受了欧元挽救计划,并且在最佳时机终结了这个话题,还让自己成为了欧洲实际上最有权势的女人。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不少德国的政策研究专家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背后老总理科尔也起到了不少作用,转折点也就是发生在2010年5月5日科尔在路德维希港的生日宴上,此前两周,希腊官方刚刚承认国家财政危机并申请援助。科尔在生日宴上说,“今天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深信,欧洲统一对于欧洲和德国是一个战争与和平的问题,而欧元是德国和平保障的一部分。”在科尔的敦促下,默克尔把“欧元失败意味着欧洲失败”的逻辑关系厘清,不过她行动的速率仍然缓慢。
目前通过回顾2011年和2012年的德国民调可以看出,在希腊问题不断恶化的过程中,默克尔对于时机的拿捏精准。在2013年大选之年开始之前,德国必须处理欧债危机,而适当使用“拖”字诀,有助于德国民众同现实妥协。
当时希腊在德国犯了众怒:希腊官员公开承认,在申请加入欧元区过程中提交了不准确数据,即从1999年以来,希腊预算赤字从未低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根据欧盟规定,加入欧元区国家的预算赤字不能超过GDP的3%。
而德国媒体所渲染的是如何把“希腊从欧元区里踢出去”这样的话题,欧元区糟糕的财政状态令谨慎的德国人痛苦地回忆起20世纪前半期的两次通胀。
2011年《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在德国采访期间,受访对象罕有将希腊留在欧元区的想法。当时圣诞节将至,一位受访民众指着不莱梅最大的百货公司对记者说,“你看今年的圣诞装饰少了很多吧?都送给希腊人了。”
从整体的民调数据来看,2011年,31%左右的德国人希望希腊留在欧元区,61%的人反对。然而到了2012年,情势发生了转变,46%的德国民众赞成希腊留在欧元区,45%的人表示反对。德国政府议会议员的记录也显示,来自民众的抗议邮件在锐减。
当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首先希腊国内连续两年的所谓“人道主义危机”唤起了德国民众的同情之心;其次默克尔展现的对希腊改革的强硬态度,甚至令德国在野党反对派也无话可说;第三,整体的欧洲援助计划在德国联邦法院通过,德国民众也不会再对法院进行质疑。
而“拖”字诀也令默克尔在2013年大选来临之前,干净利落地消除了欧债危机对她再连任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任内劫难“难民潮”
在就任10年之际,如果没有叙利亚难民潮的冲击,默克尔的表现原本可以用“无懈可击”来形容,她也从未对于要不要继续竞选做出明确的表态。
然而敞开大门欢迎难民的政策,令默克尔在党内和民众之间都受到质疑。尽管在11月初,默克尔出现了妥协的迹象,然而从这一次看来,默克尔要做她认为是正确的事情。
在难民问题上遭受批评时,默克尔罕见地带有情感地表示,“如果我们现在为应对紧急情况时所展现的友善面孔而抱歉的话,那这就不是我的国家。”
巴黎遭遇连环恐怖袭击后,默克尔对难民大开门户的政策继续受到批评。默克尔则表示,逃离战区的难民不应该成为巴黎恐袭的代罪羔羊。然而此次默克尔还要面对来自于党内和幕僚的公开批评。德国巴伐利亚州州长泽霍费尔一再公开呼吁在欧洲外围边界和各成员国的本国边界加强检查。
不过,在10年总理生涯之后,默克尔越来越坚持发出自己的声音。10年前,当默克尔发现在很多问题上与选民意见相左时,她选择做“所有德国民众的总理”,在10年之后的今天,如同她的前任施密特、科尔和施罗德一样,在接近任期结束之际,她也越来越不在意别人的眼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