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10 09:16:43 作者:毛振华
受2008年的金融危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以及世界经济不平衡加剧等因素的影响,全球经济结构步入艰难重构期,世界经济复苏步伐缓慢,且充满了不确定性,全球的信用环境呈现不断恶化的趋势,国家主权信用级别重心下移。随着主权债务在全球范围内的渗透速度不断加快,总量规模持续膨胀,主权信用市场需求快速提升,国家信用风险、金融危机和信用评级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评级机构对主权风险评价、主权国家的债务融资、国际资本流动、金融危机的发展演化等所发表的观点或评级行动,越来越引起市场的广泛关注与争论。
主权信用是全球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国家和世界金融体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基础。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表明,国际社会信用之间联系紧密、相互依存,其正常运转以债务人按约偿还到期债务作为前提条件,一旦信用关系链条的某个环节发生重大违约,就会导致局部乃至全局信用关系的破裂,形成系统性的国际社会信用危机,甚至导致国际金融秩序与经济体系的崩溃。在信用经济时代,国际资本市场需要客观独立的第三方风险评价意见,作为维护金融秩序和防控风险的重要手段,信用评级已成为经济与金融体系健康运转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常情况下,陷入债务危机的国家会通过与债权人就债务期限、利率等进行协商,或通过向第三方国际组织借款等方式来避免违约的发生。主权违约会使一国在国际声誉、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市场再融资、政治外交等方面付出较高的代价,为控制投资风险,投资者需要独立判断国家主权信用和债务风险,国家主权信用及风险的测量和评价成为必须和至关重要。
国际评级业经过百年的发展,尤其是在经历了美国大萧条、亚洲金融危机、美国次贷危机、希腊及欧洲部分国家主权债务危机之后,主权风险及信用评级再次引起市场高度关注,信用评级又一次被推到风口浪尖,但信用评级的地位并没有动摇,在某种程度上还得到了加强;巴塞尔资本协议对银行使用外部信用评级、标准和机构的规定和要求不断修订,信用评级在金融市场的日益活跃正说明其市场地位和作用,主权评级业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随着国际贷款和投资的日渐增长,国际投资者了解目标国的主权风险的需求越来越多,迫切需要搜寻更多的信息,以形成市场预期和更优化的组合投资战略并规避风险,在这种需求的拉动下,如今主权信用评级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产业。
基于对国家主权信用评级、国家负债能力和主权违约等领域的长期研究以及国内市场对主权信用评级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中诚信国际研发并推出自己的全球国家主权信用评级体系,秉承“客观、中立、公正”的立场,以新的视野和眼光看待世界经济格局演变中的国家负债能力和信用状况,为国家主权评级的完善和发展作出了建设性的贡献,为评级行业进一步国际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编撰本书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满足中国评级业“走出去”和获取国际话语权奠定理论基础;另一方面,是为了主权评级业务的开展提供恰当的方法论体系和理论支撑。从编撰的内容来看,除了满足上述的要求之外,自身理论体系和框架是自洽的,是符合实际业务需要的。
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篇,共12章。本书逻辑结构清晰,按照国家负债能力理论研究与主权信用评级实践应用相结合的框架和思路组织撰写。上、中两篇介绍了国家负债能力相关理论及模型,并对国家债务的可持续性进行了研究,下篇介绍了国家主权评级方法与业务实践。
上篇主要介绍了国家债务理论的历史发展脉络,通过对刻画国家负债能力的常用指标进行归纳和总结,引出了“国家债务适度规模”、“国家债务上限”、“国家债务可持续性”三个衡量国家负债能力的重要范畴;通过采用阈值回归模型讨论了有代表性国家的债务适度规模,应用分位数自回归模型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国家债务规模上限模型,并进行了国别检验。
中篇对国家债务可持续性进行分析,包括国家债务可持续性评估理论与模型、传导机制、评估方法以及国别的检验。国家债务可持续性是考察国家负债能力的核心范畴。国家债务适度规模和国家债务上限是考察单期国家债务规模的相对静态范畴,而国家债务可持续性研究的是各时期国家债务相关变量的时间序列。三个范畴彼此关联,通常,如果一个国家的债务长期保持适度规模,则可持续性必然良好;如果债务规模长期超过债务上限,则可持续性将受到挑战。
本篇中,我们分别从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两个层面展开工作。理论方面,以确定性框架和随机性框架为基础,综述了国家债务可持续性理论研究发展的脉络,并对国家债务可持续性的宏观传导机制进行了分析。实证方面,运用在学术界和实务界公认有效的财政缺口分析理论,构建了国家债务可持续性的评估系统,并选择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国家作为研究对象,给出了样本国家债务可持续性的评估结果和对未来三年的评估展望。
下篇总结了中诚信国际在国家主权信用评级方面的实践与成果,首先,在介绍国家主权评级相关概念、定义等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中诚信国际所运用的主权评级基本方法,并对主权评级结果检验、主权违约以及违约的政府干预行为等评级相关问题展开分析和讨论。其次,对主权评级调整行动和主权信用等级迁移趋势展开实证分析;针对主权违约因素、债务重组、政府干预行为等展开案例分析。最后,是对全球的宏观经济形势和信用风险进行前瞻性研究和展望,分析在当前全球经济背景下,不同经济体面临的信用风险。
我国的评级业起步较晚,近年来发展迅速。尤其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中国评级业无论在政府金融监管,还是在信用市场体系建设方面都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和突破,信用评级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特别是伴随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评级业的国际地位和话语权也越发成为其面向未来的重要战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