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观察

煤省山西:农业戏唱出新感觉

2015-11-10 09:09:01       作者:刘雅卓

金九银十是收获的季节。随着第四届山西省农博会收官,煤省山西特色农业再次收获了人气和口碑,与其煤炭市场一片哀鸿形成了鲜明对比。

  “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作为中国农耕文化的发祥地和古老的农业区之一,良好的地理条件造就了山西特色农产品资源大省的地位,小杂粮、畜禽产品、中草药材等农产品闻名遐迩。近年来,转型中的山西将农业戏唱出了新感觉,2014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达1252亿元,农民收入连续三年超过全国平均增速,龙头企业成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力军,山西农业正在转身。

 

  传统农业打好“特”字牌

  山西农业的快速发展不是偶然。“当下,大豆、玉米等大宗农产品受到了国际市场冲击,山西特色农产品具有独特性和优质性,抵抗市场风险能力比较强,这正是山西农业的生命力所在。”中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会长刘身利说。

  山西忻州以杂粮产业优势在今年5月被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授予了全国唯一的“中国杂粮之都”。本届农博会上忻州的特色杂粮受到青睐,并通过展览展示、招商引资、现场销售等形式签约项目16个,引资52.4亿元,现场销售农产品金额达101.4万元,贸易签约11.2亿元。

  “忻州农业发展明显改善了过去‘有企业非龙头、有产品缺品牌、有品牌缺名牌’的问题。忻州有11个贫困县,地方财政困难,做成这些事要比别人付出更多努力。”忻州市农委调研员张春霞颇有感慨,忻州不断推进杂粮产业化经营,打造优势产业、规模企业和品牌产品,杂粮产、加、销一体化的经营格局逐渐形成,红芸豆、甜糯玉米、藜麦和亚麻籽等杂粮被授予“国字号”金字招牌。

  文化元素为“特”字牌注入了活力。运城闻喜北垣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的花馍口味纯正、造型精美,是历届农博会的一大亮点,2014年这家专注闻喜花馍食用、观赏、礼品的企业,成立仅两年就成为市级龙头企业。董事长马红斌告诉记者,闻喜花馍经过几代人传承,距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他们通过各种造型赋予了花馍不同的文化含义。因此,在民以食为天的市场下,经销店开到了全国各地,也将北方文化带到了南方。

  创新动能助推现代农业

  传统农业焕发生机的同时,农业新元素后来居上,助力山西加速布局现代农业。“互联网+”浪潮催生了一批山西本土农产品电商应运而生,山西贡天下特产网作为山西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网站,2014年销售额达到4.65亿元。董事长张和平对网站定位是互联网渠道的农产品资源整合商和供应链的组织者,他认为,种类多、差异大、个性化显著是山西农产品价值所在,而体积大限制了其发展。个性化农产品有了互联网才能直面消费者,目前处在发展初期的农产品电商要找准定位,解决好距离远、保鲜难、市场小、环节多就大有可为。

  “乡村旅游为市民形成了两小时旅游圈,到一个不远不近的地方,干一些不轻不重的农活,过一种不紧不慢的生活,留一段不依不舍的记忆。”太原市农委调研员韩润福形容眼下最热的乡村旅游。据了解,山西星罗棋布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和示范点逐渐形成。仅今年上半年接待游客3400多万人次,占国内旅游接待人次的21.6%,旅游收入202.21亿元,乡村旅游成为山西旅游业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山西农业还有多少路要走

  特色农业如何做大做强是山西一直探索的课题。“普遍认为农业是弱势产业,生产条件受限、农业投资大、风险大、周期长、回报率低,所以投资农业、兴办农业的积极性受到一定影响。”在韩润福看来,土地流转难、农业企业融资难、贷款成本高和技术支撑不够制约了农业发展,太原试图通过土地流转、建立技术工作站、与金融机构对接化解这些难题。而北京市新发地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玉玺开出的药方是规模化,打造农产品研发、种植、运输、销售的产业链,让农民充分享受农业产业化带来的应得利益。

  资金输血是众多农业企业的呼吁,朔州市艺美佳丽手工艺品有限公司通过培训手工编织实现了朔州80%无业妇女奔小康的梦想。负责人茹万俊告诉记者,他们有时垫资邀请北京等地的老师授课,现在公司新增了培训员工、扩大了厂房,资金更紧张了。“农业是微利。好多农业企业,银行伸手拉一把就活了。但银行考虑投入回报率不愿在农业上投入,需要国家进一步加大农业方面的金融扶持力度。”长治市农委副主任董冰说。

  市场难做让企业开始转变经营思路,山西红萍服饰公司负责人韦小雪说,以前公司主要以团购订单为主,以后要开拓大众市场。农产品价低利薄,希望政府帮助企业走出去,打破地区局限,并对地方品牌给予保护。

  此外,农业企业经营者观念和农民素质转变同样重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应由培训和后续跟踪服务两部分结合,如果只是理论和实践,那叫培训,不能叫培育,后续的服务以及对新型农民的认证才是培育。”董冰分析称。

中国经济时报
责任编辑:徐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