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观察

顺时顺势推动农业发展的绿色转型

2015-11-01 11:13:41       来源: 农村工作通讯    作者:本刊评论员

  绿色发展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生态、环境、资源为要素,以产业经济为基础,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为目的,以维护人类生存环境,科学开发利用资源和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发展方式。通过绿色发展,不仅能够充分利用资源、实现节能减排,有效缓解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而且能有效扩大市场需求、创造新的就业。绿色发展在全世界范围内已然形成一种潮流,实现绿色发展是大势所趋。对于我国农业发展而言,也是如此。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回应现实之需。一是摆脱资源环境双重约束,需要农业发展方式作出适应性转变。毋庸讳言,这些年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用占世界10%的耕地和6%左右的淡水资源,养活了占世界20%的人口。但背后存在着巨大隐忧,农业资源环境已经亮起“红灯”。农业生态环境受损严重、承载能力越来越接近极限;农业资源开发利用强度过大、弦绷得越来越紧,以致“四海无闲田”;农业面源污染、耕地质量下降、地下水超采等问题越来越突出。业内人士干脆形容“资源环境”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两道“紧箍咒”。二是应对公众对食品消费需求升级,需要农业生产方式作出适应性转变。温饱问题解决后,公众对农产品消费需求升级提档,不但要求吃得放心,而且要求吃得好,更加注重口感、营养,绿色和有机食品越来越多地受到市场青睐。种种情况表明,我国农业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尽快走上绿色发展之路。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已经初具条件。一是理念深入人心。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等都有了强烈的绿色生产意识,积极主动运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技术。在农业理论界,如何推进农业的绿色发展成为了讨论热点。在农业科技界,正在积极开展相关技术的研制和创新。国家相关职能部门,更是大力地推进农业发展的绿色转型,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如,今年年初农业部专门发出了《关于大力开展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的意见》。二是技术较为成熟。实现农业的绿色发展,关键是科技。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攻关,我国已经有了一大批成熟的科技成果,比如,秸秆还田技术、种养结合的循环农业技术、作物节水灌溉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并已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大规模施用。三是实践成效显著。我国农业的绿色发展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末,当时就讨论了“绿色食品”的概念,并延伸出生态农业的概念。后随着发展的需要,又陆续提出了有机农业、循环农业、绿色农业等,但它们“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内核一脉相承。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取得初步成效。截至目前,我国绿色食品企业达8700家,生产出的绿色产品总数达21153个;绿色食品产地监测的土地面积达3.4亿亩。2014年,绿色食品国内销售额达到5480.5亿元。这些都增强了我们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信心。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需要综合发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单兵突进,需要通盘谋划,全面布局,步步为营,扎实推进。一应完善政策体系。今年5月,中央发出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坚持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基本途径。不久前,国办印发了《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当前,应落实文件精神,在操作层面上使每一项政策措施都应尽可能地具体化。二应做好扶持激励。推动农业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应保护和调动每一位参与者的积极性。整体而言,绿色发展可以获得经济社会生态上的综合正效益。但具体到每个个体,情况就不一样。有些农户可能会因为施用新的技术而增加成本。所以,特别要设法对普通农户转换施用新的绿色技术给予必要的财政支持。三应强化监督管理。应加大农业执法力度,实行严格的环保准入,强化农业行业进入的环境监管。重点是依法加强对农业投入品的监管,杜绝各类非法添加行为;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和农业面源污染监测,强化产地安全管理。应通过有效措施,一方面,使得行业内不符合绿色生产标准的从业者逐渐被淘汰,另一方面,确保新进入行业的能带来绿色的新方式。四应进行配套改革。农业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相关领域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创新,比如,农地经营制度、农业科研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等等。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根本途径。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就是要推动农业发展由主要追求数量增长真正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上来,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由主要拼生态、拼环境真正转到注重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上来。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wl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