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08 22:36:17
9月下旬,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正式发布了《银行间市场信用风险缓释工具试点业务规则》及相关配套文件,标志着中国版CDS(信用违约互换)正式推出。虽然相似的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在2010年就曾推出,但由于近年来信用违约案例较少,以及制度设计缺陷等方面的因素,相关交易并不活跃。
也许大多数人认为,像CDS这样复杂的金融名词与普通老百姓并无多大关系,但事实却是,也许你购买的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标的就是这些产能过剩行业的债券,一旦发生信用风险,你的理财投资可能会出现亏损。不仅如此,你所在的企业可能或多或少参与各类金融投资,各种金融衍生产品如果应用不当,有可能让金融系统出现不稳定因素,最终影响到各行各业。
CDS之所以这么快地推出,主要就是受“打破刚兑”影响。今年以来宏观经济持续下行压力以及地方国有企业隐形担保的逐渐消失,让债券市场信用违约事件频发。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8月中旬,今年已有42只债券兑付违约,涉及22家发行主体,违约金额高达254.61亿元。无论是违约债券数量还是违约金额均已达到2015年的2倍。更为让人担忧的是,相关数据显示,预计到年底,整体债券市场到期规模预计或将达到4.44万亿元,同比上涨20%。其中,钢铁、煤炭、有色金属等产能过剩主要行业累计债券到期规模近700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30%。由此预计年底可能将有更多违约案例出现。
此次CDS推出的积极意义在于,首先,可为债券购买方的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一份保险,类似于普通人购买的商业保险,避免发债主体到期不能兑付本金及利息带来巨额损失,从实质上讲是将可能存在信用风险的资产进行了转移;其次,还可以有效缓解商业银行资本储备金的压力,达到缓解商业银行惜贷情绪上升的目的;再次,CDS还具有价格发现的功能,可将存在信用风险的债券在市场上用价格反映出来;最后,CDS还可为保险公司扩充业务范围,增加保费收入。各方皆获利,何乐而不为。
但表面上看风平浪静,参与方都得利的背后其实是隐藏着一定风险的,具体就表现在金融链条的不断延长上。理论上讲,虽然发债主体信用违约事件发生比例较低,保险公司基本上不存在亏损风险,但是出于逐利特性,保险公司同样可以担保债务凭证再以一定价格转让给下家,下家以此类推,最终甚至可能打包变成理财产品让公众购买。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不断延长的金融链条,而在这个链条上,单独看每个环节风险都不大,发生违约都是小概率事件,都能保证稳赚不赔。但如果将单独的小概率事件连起来观察,整体金融链条的杠杆是在不断增加,整体风险可能就不再是小概率事件。
另一方面,支撑整个金融链条不断延续的根本在于发债方的持续盈利性,实体经济如果持续萎靡,那么发生信用违约的概率将会大大增加,后续的金融链条运转的可持续性也就成了无源之水。金融链条越长,杠杆加得越大,单个违约造成的蝴蝶效应后果就越严重。回想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让那些本无力购房的家庭可以零首付购房,免费住一年转手卖掉还可以获利就是危机的源头。类似CDS的信用风险缓释工具虽然不是金融危机的“元凶”,但绝对是个不折不扣的“帮凶”。如果没有这些复杂的金融工具加长金融链条,增大整体杠杆,那么危机影响也不会这么大。
当然,从本质上讲,CDS无非就是一个普通的金融工具,如同做饭用的菜刀一样,用得好可以做出美味佳肴,用得不好同样可以成为致命的武器。之所以会引发危机,关键还是在于各个环节使用者的逐利特性以及人性之贪婪,将本来就有问题的金融资产逐层包装打包卖给下家。
针对上述担忧,《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近期从消息人士处确认,目前作为“合约类”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出炉的CDS,原则上没有二级市场交易,属于“缩水版”CDS产品。按照这种设计,金融链条原则上是不会在短期内大幅加长的。
但必须值得警惕的是,在楼市高烧、实体经济下行趋势未有效遏制、市场信用与相关制度未有效建立的今天,金融衍生产品创新必须格外谨慎,否则在没有充分健康的实体经济的强力支持下,昂贵的金融资产价格无法长期得到持续的营养供给,即使通过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能够短期让市场保持平稳,但付出的代价却是信用风险与金融杠杆的不断加大,最终演变成庞氏骗局造成整体金融风险的上升,使金融创新成为压死资产泡沫这头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