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观察

分答上线满月记 从知识分享到八卦偷窥

2016-06-14 12:55:56   

分答上线快一个月了,这可能是姬十三离他的知识经济梦想最近的一次,也是主打知识分享的果壳网离八卦最近的一次。

 

  5月15日,分答上线后,被放到在行的微信服务号中运行。在分答,所有人可以相互提问。凭借微信朋友圈的病毒传播效应,分答在几乎没怎么推广的情况下迅速成为爆款。据分答产品运营团队的介绍,5月15日下午,“分答”上线之后的20小时内,参与者达到了10万人,并在之后的两周内,持续保持着每天10多万的增长量。

  躺着赚钱

  著名剧作家、网络红人史航是分答上的热门答主。截至5月25日,史航是该平台上赚得最多的人,共赚了39908元,有756个回答。他感叹说:“睡了一宿觉,醒来发现收入持续暗自增长,人生就这样躺着赚钱了,好突然。我的问题被成千上万人偷听,不知道他们是谁,他们只是默默给我打钱。”

  如果说网络名人在分答上赚得盆满钵盈,和微博上的网红效应没有本质区别的话,提问者也能赚钱—躺着都能赚钱—则是分答和以前众多的知识变现类产品相比,最为创新的地方。

  分答设立的机制是:回答者设定自己的价格,提问者向回答者提出问题并付费,会得到一段60秒语音的回答。此外,当语音回答被其他人“偷听”时,提问者与回答者都可以得到0.5元的“分红”。

  王思聪在分答上被“偷听”最多的一个问题是:“请问作为亚洲首富的儿子,您的人生还有什么买不起的?”为了得到这个答案,提问者花了3000元,可谓价格不菲。随后,这个问题累计被22973个人偷听了,每个人花了1块钱,其中一半分给了提问者。最后,提问者还赚了8486.5元—一个问题从来没有这么值钱过。

  通过分答,提问者、回答者、偷听者各取所需。

  一位互联网观察者对此分析道:偷听者是整个分答用户生态中的核心,在好奇心、围观心理、追星等各种心态的驱动下,大量地付费围观,顺带实现了一部分“我偷窥到了某些别人不知道的东西”的小小满足感;对提问者来说,则是在想赚钱的驱动下,同时搭个便车刷下存在感;至于回答者,大都不是为了赚钱的,只是为了让自己和粉丝换个方式互动,以获得持续的关注度和曝光率。

  从离钱特别远到1亿美元

  6月8日,分答团队表示,公司(分答+在行)已经完成了A轮融资,估值超过1亿美元。果壳CEO姬十三在接受《上海观察》采访时说,一个东西能爆发出来,肯定不是突然的灵光一现,而是长期积淀的过程。此前,在行一直在做知识的变现,“关于这方面,我们有大量的研究、大量的内部讨论和实验”。尽管如此,分答的火爆还是超出了姬十三和团队的预期。

  上线近一个月以来,分答疯狂地进化着。在行CEO助理吴云飞对媒体说,在行的技术团队在5月1日前搬进了一座四合院,闭关做出了分答。上线以来,员工们已经好几周持续加班,每天将分答“迭代2-3个版本”。

  姬十三一直希望找到一条打通知识和商业的路线,这次,可能是他和果壳网距离知识变现最近的一次。“过去怎么变现?软文、交易。现在,大家可以堂堂正正地用头脑里的知识来变现。这是个巨大的吸引力。”

  1977年出生的姬十三,原名嵇晓华,果壳网创始人,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后在复旦大学获神经生物学博士。姬十三自2004年起开始科学写作,先后曾在10多家媒体开设科学专栏;2008年4月,姬十三发起公益项目科学松鼠会;2009年,姬十三开始接触投资人;2010年成立“果壳传媒”,作为公司独立运作;2016年3月16日,姬十三当选2016年“全球青年领袖”。

  果壳网成立后,很快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科学爱好者社区,在突发事件出现时,是解释科学现象和粉碎谣言的先锋。但从变现的角度来说,果壳网一直没有成功,而姬十三也并不着急赚钱,按照他自己的说法,“果壳一直在做离钱特别远的事情”。

  2013年,在线教育平台 MOOC 学院给果壳带来了 IDG 和好未来2000 万美元的投资。姬十三当时说过:“果壳至少离钱近了一些。”

  像许多大型互联网公司那样,果壳有内部孵化池,员工有想法就可以在里面做项目。MOOC之后,果壳又上线了一批项目,如备孕 APP“研究生”、两性交流 APP“知性”“十五言”等,另外还做了一款空气净化器“小蛋”。

  2015年4月,果壳线下约见了应用“在行”。为了这个产品,果壳另外成立了“北京果壳在线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姬十三招募了全新的团队成员,包括工程师、市场和运营等。在行诞生时曾被称为现象级产品,许多人称它是知识共享经济的代表。事实是,在行并没有大规模流行起来,更无法与它的“零售版本”分答相比。说到知识变现,分答利用社交网络和微信支付的方式显然更便捷,也更受欢迎。分答的“偷听”模式也大大刺激了提问者的积极性。

  王思聪,从知识到八卦的分水岭

  分答诞生后,姬十三曾对媒体说,果壳的团队和高管还是聚焦在两个事情上:一个是科学传播,一个是知识共享。经过一个多月的剧烈演化后,分答到底是知识分享多一点还是八卦娱乐多一点,成了新的议题。

  较早加入分答的一批人如天文物理学家李淼、鹦鹉史航、协和医院张羽等,往往是一些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知识型精英,他们收到的题目多数都是与专业密切相关。

  但如今,分答的走向正在逐渐发生转变,罗振宇、佟大为、汪峰、章子怡等一批名人网红纷纷加入,转变的分水岭则是王思聪掀起的八卦娱乐最高潮。“作为亚洲首富的儿子,您的人生还有什么买不起?”“你如何分辨女票爱你的人还是爱你的钱?”“我替几千万适龄女性问吧:请问你择偶条件是什么?”在王思聪的回答中,这是被偷听得最多的几个问题。

  而从产品机制上看,分答的偷听功能、名人在60秒内真人回答等特点,也确实更加符合八卦娱乐性的内容定位。

  对此,分答的用户东东枪曾向姬十三提问:“如果分答变得越来越不知识,而越来越社交,当知识的音量被八卦、娱乐、段子掩盖,你会怎么看?”

  姬十三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如果我们理解的知识平台必须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知识的象牙塔,我觉得在互联网开放的边界下是不可能存在的;很多人觉得知识人拥有很多粉丝是见不得光的事情,这太狭隘,当一位知识人拥有更多的粉丝,他说出的话有可能会被更好地理解。我更愿意将在行、分答都叫做‘时间电商’,有效的时间电商占据交易主体的是大信息量,对认知和质地的要求,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这就是广义上的知识。”

  有互联网观察者质疑说,如果分答一直不能清晰回答他们到底想要面对什么人,通过何种方式稳定持续地提供何种价值的话,分答的发展持续性应该被打上一个问号。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徐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