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观察

去产能阵痛来袭 43家上市国企预亏额超千亿

2016-02-02 19:08:55   

  猴年春节将至,A股市场迎来节前最后一周,不少上市公司也开始着手年报披露工作。不过,在此之前,已有企业超十亿级的业绩预亏预报批量来袭。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截至2月1日,已有43家国企上市公司预亏金额达到十几亿甚至数十亿元,其中不乏老牌国企身影。这些企业的预亏总额达到1011亿~1078亿元。

  根据同花顺iFinD数据,截至2月1日,两市已约有2000家上市公司发布业绩预告,其中有43家国企上市公司预亏金额超过10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在2000余份业绩预告中,预亏金额排名前十的公司中9家都是国有企业。

  1月30日,酒钢宏兴披露预亏公告,公司预计2015年全年亏损额为69.6亿元,酒钢宏兴也因此暂时成为2015年的“预亏王”。对于亏损原因,酒钢宏兴表示是由于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钢铁行业产能过剩、供需失衡严重等因素影响,钢铁价格持续下行,行业亏损面不断扩大;因西北区域市场竞争加剧,公司钢材售价与成本严重倒挂,原自有矿山成本优势渐失、运输物流成本较高、人民币贬值造成的汇兑损失等因素综合影响,致使公司2015年度经营效益大幅下滑。

  除此之外,武钢股份和*ST舜船分别以68亿元和49~58亿元的亏损额分列预亏榜单二、三位。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43家亏损额超10亿元的国企上市公司中,煤炭、钢铁和航运等行业的上市公司占了很大一部分。而在几年以前,这些处在黄金时期的上市公司曾是受市场追捧的绩优股。而如今,不过几年时间,业绩已经面目全非。仅以武钢股份为例,这是其近10年中首次出现亏损。武钢股份在2007年的净利润曾达到65.3亿元,即使后来利润水平有所收窄,但始终保持着数亿元的盈利。

  毫无疑问,煤炭、钢铁等传统行业整体低迷,是造成上述上市公司亏损的重要原因。而市场关注度极大的供给侧改革也对煤炭、钢铁等行业有所侧重。在1月22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到,确定进一步化解钢铁煤炭行业过剩产能的措施,促进企业脱困和产业升级。

  其中提到,坚持用法治和市场化手段,化解钢铁煤炭行业过剩产能。在近几年淘汰落后钢铁产能9000多万吨的基础上,再压减粗钢产能1亿~1.5亿吨;较大幅度压缩煤炭产能。二是严控新增产能。严格督查落实国家2013年有关停止备案新增产能钢铁项目的决定。

  新闻链接

  肖亚庆任国资委新掌门 国企打“僵尸”或成挑战

  2月1日,在国务院国资委召开的干部大会上,中组部宣布肖亚庆担任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党委副书记,免去张毅国资委主任职务。公开资料显示,肖亚庆今年57岁,张毅今年66岁。

  肖亚庆是一位老国企人。他1982年在哈尔滨市东北轻合金加工厂参加工作,直至担任总工程师。1999年6月起,肖亚庆开始了长达十年的铝业行业生涯。他曾任西南铝加工厂厂长,2004年4月正式出任中国铝业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在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看来,摆在这位国资委新掌门面前的任务并不轻松。今年将是供给侧改革的攻坚之年,中央多次强调加快去产能、处置“僵尸企业”,这些工作主要就集中在国有企业。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冯彪

  【相关阅读】

  原攀钢董事:僵尸企业存在反映经济体制弊病

  企业不死不活、形同僵尸,究竟何去何从?官方已表示对僵尸企业要坚决清理,经济学者和企业界亦热议纷纷。有效治理雾霾,首先必须弄清雾霾的源头。处置僵尸企业,也应该首先回答:僵尸企业,缘何而成?

  国务院要求压缩退出“僵尸企业”贷款

  1月2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金融支持工业增效升级的措施。其中一条措施为对长期亏损、失去清偿能力或环保、安全生产不达标且整改无望的企业及落后产能,坚决压缩退出相关贷款,支持化解过剩产能。

  钢铁业面临"囚徒困境" 有企业死后又被政府救活

  钢铁业去产能面临着“囚徒困境”:去产能各自推诿,皆希望其他地方去产能,而保全自己的企业。另一重“囚徒困境”则存在于各责任主体之间:中央部委、地方政府、银行和企业在责任归属上难以厘清,由谁买单是个互相扯皮的问题。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徐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