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3-09 22:56:00 作者:杨勇 何晓霞
36年前,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宿迁泗洪县上塘公社的农民冒着坐牢的风险搞“包干到户”,《人民日报》以长篇通讯《春到上塘》予以报道,拉开了江苏省乃至全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如今,改革的春风又一次吹到宿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前提下,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
确实权,颁铁证
“有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 就像拿到了土地的身份证。”在宿迁市泗洪县上塘镇便民服务中心,记者见到了新老两版证书。记者发现,与老证相比,新证上不仅有户主姓名、身份证号、家庭成员等重要信息,还增加了一张农户承包地块示意图,详细标明了农户家田块的数量、面积和坐标位置。
农村土地二轮承包以来,受历史条件局限,不少地块存在四至不清、位置不明等问题,因为土地承包经营权问题闹矛盾的事情不少。与此同时, 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出现, 农民对土地确权的呼声更加强烈。
为保证土地确权“信息真”、“实测准 ”、“规程全”, 宿迁市各县区主要领导亲自挂帅,落实组织、人员和经费保障,实时掌握进展情况,及时解决存在问题。在信息登记上,工作人员对照公安部门提供信息进行核对,登记之后进行签字确认、张榜公示,确保每一户信息不错不漏。在土地实测上,以二轮全国土地调查成果 为基础,坚持实地调查勘测,进一步查清承包地块面积、四至和空间位置, 确保每一宗土地权属合法、界址清楚、面积准确、没有争议。在操作规程上, 按照入户调查、测量制图、公示审核、登记发证和建档入库等步骤开展。为保障农民对确权登记颁证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还对有关政策、实施方案和调查摸底的所有数字、图表进行了三榜公示。
这个“红本本”对农民群众到底有什么好处?“土地确权是农村改革的起点工程,为土地流转和上市交易打好了基础。”宿迁市委农工办主任杨彩林告诉记者,改革的目的在于建立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晰、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农村产权制度,让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让农村产权要素流动起来,把农业生产力释放出来。
“巴掌地”变“机耕田”
沉甸甸的稻穗丰收在望,一台台收割机正欢快地穿梭在一望无际的金色田野里。站在宿迁市宿城区屠园乡那万亩连片的稻田前,记者有一种时空穿越的感觉,仿佛自己 来到的并不是小桥流水人家的南方鱼米之乡,而是置身于一马平川、沃野千里的东北大平原。
“以前这里都是一家一户分散种植,你东我西的‘巴掌地’田埂纵横, 很难推广机械化耕作。土地确权让农民吃下了‘定心丸’,通过综合整治,小块并大块,有效节约了土地资源,增加了耕地面积,加快了现代农业发展。”宿城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陆军对记者说。
宿城区城乡统筹试验区管委会副主任张标告诉记者,合并后的耕地,按照100~300亩标准分割承包给有耕种意愿的本地能人大户,农户自主组织耕种,政府给予必要指导,探索实施家庭农场新模式。土地确权后,农民承包地逐步向 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 社流转,宿迁市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快速增长。
以二三产业促农民增收
“我们家四口人,有耕地 9.4 亩, 我常年在外地打工,过去妻子在家带孩子、种地,现在到附近园区的造纸 厂工作,除了每亩地900元的土地流转收入,每月还有1600元的工资,加起来比我在外地每月2500元的收入也不差多少。”宿迁 泗洪县石集居委会六组村民马胜掰起手指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土地流转后,他夫妻二人安心务工,家庭年收入增加了2万多元。
在宿迁像马胜这样的家庭还有很多。过去,这里以农业为主,二、三产业接近空白,农民收入来源相对单一。土地流转后,农民从土地上得到解放,转向二、三产业发展,有的进厂务工,有的自主创业,还有的返回土地成为“职业农工”,农民在领取土地租金的同时,还获得了工资性收入,增加了财产性收入,增收渠道逐步拓宽。
合理确定土地流转价格是保护农民利益的关键。屠园乡王洼村支部书记王凯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照目前小麦、水稻轮作计算,收入方面,平均亩产分别为700斤和1000斤,则亩均总收入大约是2000元;支出方面,每亩地需要种子 90元、机耕、机播160元、复合肥250元、尿素180元、病虫害防治200元、水电费50元、收割250元,各项人工费约140元,亩均总支出共计1320元左右,亩均利润为680元。土地流转后,流转价格前三年按照每亩每年800元计算、三年后按照每亩每年800斤小麦市场保护价进行补偿。同时,国家每年发放的每亩15 元良种补贴和98.8元农资综合补贴也归群众所有,亩均收益较原来自耕增收100多元。
走进宿城区屠园乡古山河小区,记者发现幼儿园、学校、医院、敬老院、超市、健身房、市民广场等服务设施一应俱全,配建的管道燃气、有线电视、智能化监控、垃圾中转站、污水处理厂、自来水厂等设施一步到位,优美而便捷的生活环境与城市没有两样,往日的“邋遢村”变成干净整洁的新社区。
“拆迁安置价格为1100元/平方米左右,低于建安成本约200元,低于当地市场价格400元,买到就赚到。”宿城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陆军告诉记者,安置房配套设施完善, 建筑品味和绿化档次较高,好而不贵。群众户均拆迁补偿9.5万元,同时对贫困户不足4万补偿4万,除建设常用套型外,还建设周转房和小户型,基本满足各类购房者需求。安置房屋“两证”齐全,农民拥有了对自己房屋的产权,可以像城里人一样以房屋产权向银行抵押贷款, 保障了农民群众财产性收入增加。
以金融创新“点土成金”
以稻麦种植为例,稻麦两季每亩土地生产籽种、肥料、机械及人工投入1150元、租金850元,每亩每年合计投入成本约2000元。收获的稻麦通常要在1年后才可以全部出售,而每年5月或10月换季前就要缴纳下一年租金,粮食等农作物又未出售,资金周转压力巨大。一些经营主体只有在田作物和农机具等动产,而没有固定资产作贷款抵押,难以融资。未流转土地的农户发展致富项目,有时也缺乏资金支持。
“李玉文,将坐落于金锁镇双乔村境内曹金路南侧三至四组地块258.89亩抵押给江苏泗洪农村商业银行金锁支行,抵押价值400万元,借款金额40万元,特此登记。”在宿迁泗洪县农村产权交易所,记者看到一份份这样盖着大红印章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登记书。
“今年7月底,我们成立了县农村产权交易所,率先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就是要以此激活沉睡的农地资本。”泗洪县委农工办主任朱殿华对记者说。泗洪作为农业大县,目前已培育农业规模经营主体8112个,规模流转土地124.78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63%。但土地流转后,种养大户、家庭农场、 农民合作社等经营主体从事规模经营经常受到融资难等因素制约。
记者了解到,泗洪县依托农村产权交易所登记,积极协调泗洪农村商业银行、江苏银行等金融机构,3个月内,登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35笔,投放抵押贷款3170万元。贷款对象主要为农户及经土地流转后获得土地承包经营权、在工商部门或县委农工办登记备案的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
为保证贷款确实用于农业生产,泗洪县农村产权交易所坚持规范化、市场化运作,贷款对象需具备县政府颁发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或村委会与借款主体签订的土地承包合同等, 个人征信报告无不良记录;土地股份合作社等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成立的经济组织还需提供工商注册登记文件、组织机构代码证书、组织章程等文件,并在贷款行开立结算账户。贷款用途也必须用于土地开发整理,农田水利、路网、大棚、圈舍等基础设施建设维修,农业生产工具、生产资料采购以及农业生产经营、销售等,不能用于贷款对象日常消费、改善生活等其他领域。
曾在县法院民事庭当过6年法官的朱殿华对各种法律法规烂熟于胸,他告诉记者,现行法律法规相对于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的新政还存在滞后问题。《担保法》第37条规定:“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所有权不得抵押”。《土地承包法》第32条规定:“通过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抵押只限于通过招标、拍卖、协商等承包的“四荒地”,经发包方同意, 并依法登记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或林权证书的,才可以设立抵押。其他方式承包经营权不允许抵押。由于没有现行法律保障,一旦借贷关系产生,引发借贷诉讼,法院因无法定依 据,银行利益难以维护。对此他建 议尽快完善土地抵押权立法。通过 完善物权法、担保法、土地承包法等,明确农村土地“三权分立”,允许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权能。
“深化改革已成为宿迁三农工 作的新常态”,宿迁市委农工办主任 杨彩林说,新一轮农村改革势在必 行。今年,江苏省制定了《全面深 化改革领导小组 2014年工作要点》,宿迁市出台了《关于近两年深化改 革的若干要点》。宿迁是以改革而闻 名的城市,只有深化农村改革,才能解决“三农”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才能突破“三农”发展遇到的掣肘、瓶颈,才能挖掘“三农”内生动力和发展潜能。(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责任编辑:蒋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