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工作手记

易地扶贫搬迁 最难啃的硬骨头

2016-08-19 10:24:51       来源: 民生周刊    作者:崔靖芳

  “作为脱贫攻坚工作中矛盾最集中、领域最综合、工作链条最长的工程,易地扶贫搬迁是所有扶贫措施中难度最大,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

  近日,关于各地大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的新闻屡见报端。作为新时期“五个一批”扶贫工程中的标志性工程,易地扶贫搬迁是群众关注度最高的一项工程。

  去年12月1日,也就是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后的第三天,汪洋副总理在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易地扶贫搬迁是中国特色开发式扶贫的一个重要创举,是破解扶贫攻坚难题的重大举措,是中央发出脱贫攻坚战总动员后的第一场大仗,是在补“短板”中的短板。

  7月14日,在中国记协举办的第79期记者大讲堂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经济司副巡视员杨椠对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做了详细解读。近年来,杨椠先后参与了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划分、重点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编制等工作。去年以来,他还主持了《全国“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贫困地区水电矿产资源开发资产收益扶贫试点方案》等文件的起草和制定工作。

  杨椠表示,作为脱贫攻坚工作中矛盾最集中、领域最综合、工作链条最长的工程,易地扶贫搬迁是所有扶贫措施中难度最大的一项,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

  去年11月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到2020年,全国要完成约100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搬迁任务。会议结束后的第二天,经报请国务院领导同志审定,发展改革委、扶贫办、财政部、国土部、人民银行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方案》,系统阐述了今后五年易地扶贫搬迁的思路、目标、任务、方法和政策。

  协调困难,挑战极大

  生存条件恶劣,自然灾害频发的地方,通水通路通电成本很高,贫困人口很难实现就地脱贫,需要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这是一个不得不为的措施,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把工作做深做细做实。”杨椠说。

  200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开始启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在那些一方水土养不好或者养不起一方人的地方,生存环境最恶劣、贫困人口最集中、贫困程度最深,脱贫难度也最大。”杨椠表示,1000万人的搬迁人口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18个省份和东部4个省份,从规模上看,大体是三峡库区移民的7.75倍,而工程实施时间只有5年,可以说是中外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极具挑战性。

  在用地矛盾突出的当下,易地扶贫搬迁的协调难度也越来越大。杨椠举了个例子,在云南省怒江州,总人口并不多,云南省也做了很大努力,但是由于地理条件太差,土地资源稀缺,西南地区缺土的问题十分严重,安置区选址空间受到极大限制,几乎到了无地可搬的地步。

  杨椠指出,随着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责任制的不断完善和城镇对建设用地的需求不断增加,即使过去被认为不是很缺土地的西北地区,现在也开始感到有压力。

  “易地扶贫搬迁毕竟不是人口的简单空间位移,而是一个小社会的搬迁。作为小社会的搬迁会涉及到社会学、心理学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比如搬迁群众对新环境的融入问题,文化习俗的融合问题,生产方式的转变问题,以及心理心态的适应性问题等。应该说,这些问题有时候在具体工作中反而更为突出,不管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不能等闲视之,要早做预案。这对地方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的执行力和工作水平都是极大的挑战。”杨椠坦言。

  总体顺利,好于预期

  杨椠指出,在搬迁对象认定、安置方式选择、安置区建设、后续产业发展各个阶段都要紧密围绕脱贫目标,细化工作任务,实化扶持政策,强化组织实施,确保搬迁一户脱贫一户。

  搬迁对象包括建档立卡和同步搬迁两部分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搬迁是硬指标,必须按期完成。因此,精准识别、精准认定是前提,是做好易地扶贫搬迁的基础性工作。各地在精准识别方面做了大量探索,总结了很多好的经验和做法。

  杨椠透露,易地扶贫搬迁资金主要由五部分组成:一是中央预算内投资,由国家发改委在中央预算内投资总盘子中安排,分年下达,主要用于补助建档立卡搬迁人口的安置住房建设。二是专项建设基金。三是地方政府债。四是低成本长期贷款。五是贫困户自筹资金。最后这部分资金,原则上每户不超过1万元,但不是强制性要求,由各地结合实际区别对待,合理确定,对鳏寡孤独等特殊困难群体可不要求自筹资金。

  新时期易地扶贫搬迁住房建设要始终坚持量力而行,建档立卡户人均住房建设面积不得超过25平方米。

  “易地扶贫搬迁一定要从本地实际出发,从脱贫目标的实际出发,无论是安置房建设,还是农村危房改造,都要实事求是,只是保基本、保安全的扶贫房,而不是小康房,不能抬高社会的预期。”杨椠说。

  任何一个国家,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资金的供给能力总是有限的。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更是如此。

  杨椠表示,从最近对各地工程实施调度情况看,可以用8个字来概括,“总体顺利,好于预期”。截至6月底,22个有搬迁任务的省份已经开工了833个县,开工项目是7354个,各地认真执行25平方米的建房标准,部分地区制定了更为严格的标准。安置区道路硬化3069万平方米,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方面共建设学校、幼儿园159个,卫生院(所)438个。(记者 崔靖芳)

加载中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