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01 19:59:39 作者:韩默
事件的“进展”就此卡住,双方都拿不出能让对方信服的证据。在这样的情况下,通常会出现“人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这种现象。这种感性,常常会干扰真正的理性判断。
昨日,微博上关于“运营商偷流量”的话题又燃了起来。起因在于一个人在微博上说,自己出国了,换了外国的卡,但中移动的流量还在跑。她对中移动喊话说,流量不清零这件事“玩不起就别玩”,偷流量时“能不能别找一个经常出国的人偷”。这一消息引起许多人的转发,包括各家媒体。
中移动昨日也发了微博,澄清说“中国移动计费系统有着严格的检查校验机制,通过了各级主管部门和独立第三方的反复测试,其计费精确可信。”在澄清之外,中移动还不断发微博给网友“科普”流量的相关知识,告诉大家流量如何计算,iOS设置不当会跑流量等等。
不过,中移动的“自证”并没有得到太多的认可。这几条微博下面的数千条评论多数都是怀疑声甚至是骂声。
现在的现状是,很多网友不相信运营商的辩解,他们确信运营商肯定偷了流量,而运营商拿不出能让这些人信服的证据,证明自己没有偷流量。
同时,认为运营商偷了流量的人,也拿不出确切的证据来证明运营商偷了流量。那位说“出国被偷流量”的朋友,她的证据也存在瑕疵。她用以证明被偷流量的图来自第三方软件,一位通讯业的专家就此质疑:虽然这位网友拿下了移动SIM卡,换上了西班牙当地的SIM卡,但第三方软件统计的是手机的流量,不分中移动的流量还是西班牙电信运营商的流量。
事件的“进展”就此卡住,双方都拿不出能让对方信服的证据。于是,事件的真相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每个人自己的判断。在这样的情况下,通常会出现“人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这种现象。
社会心理学家丹尼尔·吉尔伯特在《哈佛幸福课》里举过一个例子。在影片《卡萨布兰卡》的结尾,伊尔莎在丈夫和情人之间难以取舍,她最后选择了丈夫。她的情人说,会在余生中感受到“这种遗憾”。但实际上不管伊尔莎做出哪种选择,她都会用自己的余生,为自己做出的这种选择进行辩护,同时会寻找理由,为自己没有做出另一种选择感到庆幸。
一个人相信一件事,不一定是他真的相信,很可能只因为他愿意相信。
回到“运营商偷流量”这个话题上,包括笔者在内,看到这样的话题,感性上的第一反应就是运营商太黑了。这种感性,常常会干扰真正的理性判断。就像前段时间“女学生扶老太太被讹”,很多人的第一反应都是相信女学生,其中部分人至今仍相信女学生是被冤枉的。这种现象的产生源于多种因素,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运营商”和“倒地老人”过往的形象不佳。记忆会让人自动为他们贴上标签,人们不愿意再去相信这些有过不佳记录的公司或群体,也不接受他们的辩解。
在“运营商偷流量”这件事上,多数网友愿意相信的真相是哪个?答案不言而喻。这正是运营商的问题所在。无论这件事的真相是什么,运营商都已经输在起跑线上,而原因正在于他们过去做过的一些事让人印象不佳。
□韩默(财经评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