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25 17:26:56 作者: 胡印斌
据媒体报道,北大教授、当代著名人文学者钱理群偕夫人入住北京昌平一养老社区,已经三个月了。三个月来,钱理群已经习惯了新环境,还能够集中精力写作。
今年7月,“钱理群卖房养老”消息传出以后,已经引发了一轮舆论热议。很多人惊讶之余,也不免流露出些许“老无所依”的悲情。现在看来,进入“养老院模式”的钱老生活得挺好。
而从另外一个层面看,像钱理群先生这样主动拥抱社会化养老,也为眼下的老年社会究竟如何养老,提供了一个有说服力的范本。不过,这也仅仅是一个样本而已。我们当然尊重钱老的个体选择,但若是说这样的选择可不可以复制、是不是具有普泛意义,与你我又有多大的关系,还不好下结论。
至少从目前已知的信息看,钱老的选择仍是个人化的、没有多大的普遍性。在养老社区,诸多生活杂事均可以处理妥帖。再者,即便是卖掉房子,钱老仍可以维持较高的生活水准,并负担高昂的养老花费,想想看,这并非每个老人都可以照办。
但我们也能从公众对此举异乎寻常的关注中,察觉到某种焦虑的情绪。钱理群的个体经验或许难以复制,这个社会的每一个成员却都会面临如何养老的问题。这恰恰照见了社会公众对于自身养老困境的深刻隐忧。从这个意义上讲,“钱理群卖房养老”,当然与你我息息相关。
我国目前的养老资源呈现出多重的不均衡状态,一方面,高端养老床位空闲率高达40%,与钱理群为邻,显然是一件仍属奢侈的事情;另一方面,普惠式的养老资源却依然一床难求。民政部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底,全国各类注册登记的养老服务机构31833个。机构、社区等养老床位合计达到584.0万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27.5张。而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是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50到70张。
城市如此,广大农村的养老现状更不容乐观。在很多地方,失能、独居、留守老人活着的目的只剩下了“活着”。即便能够进入价格低廉的养老院,往往也面临着诸多不确定因素。据报道,今年年初,安徽一84岁老人戴某在福利院去世,亲属看到的遗体,居然是双眼缺失,护工称是老鼠啃食。今年5月25日,河南鲁山养老院一场大火致使38人葬身火海。
可以说,在养老问题上公共服务的缺位、公共投入的不足,已经成了当下悬在老人头上的一柄利剑。当下之计,不仅要通过个体样本矫正公众“居家养老”的习惯,多些路径选择。更要着力改变普惠式养老资源稀缺的现状,破解公办机构“进不去”、民办机构“进不起”、“不敢进”的困局,加大公共投入,并在力推社会化养老的同时,切实履行监管责任,以保障养老服务的公益性与服务水平。
人人都会老去,当我们进入迟暮之年,能不能找到一个颐养天年的安身之所,面积大小不强求,有无大山无所谓,但至少也该有可口的饭食,有便捷的医护,这样才会有品咂往昔岁月的情绪,这不仅关乎老年人个体的福利,也关乎这个国家的文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