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14 11:01:37 作者:刘晓博
10月13日,有两条跟人民币有关的消息:
消息一: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3231,这是人民币“官方价格”连续第8个交易日调升,累计上调超过550个基点(但今天市场价没有跟着中间走,出现了明显下跌).
消息二: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9月贸易顺差603.42亿美元,好于此前的预计。虽然进口数据仍然大幅下跌,但出口数据明显在好转,9月份以人民计价的出口额同比下降1.1%,以美元计价的出口额同比下降3.7%。海关总署发言人黄颂平坦承,中国出口跌幅缩窄,显示好的势头,8月份的人民币贬值对出口产生了正面作用。
应该说,这两条新闻对今天股市收阳,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事实上,我还进一步认为,股市的这波反弹和人民币汇率的反弹,其实有着共同的原因,那就是:SDR.
一、人民币为何突然坚挺
由于一些读者没有连续阅读我的专栏,这里我再重复一下人民币纳入SDR和IMF份额改革的背景和意义。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是二战之后影响最大的国际间金融组织。换句话说,这是当今世界“金融贸易圈”的上流社会。中国要实现复兴,就必须进入这个“朋友圈”,并在“聚义堂”获得对应的座次。比如,我们的GDP和贸易总量,都是全球第二,我们也希望在两大组织里的投票权可以成为老二,而不是被日本鬼子压着。
此外,所有大国在崛起过程中,必然面对产能过剩。这是历史上历次大的“经济危机”的根源,也是争夺殖民地战争或者世界大战的根源。但现在人类文明了,基本上不打仗了,争夺市场的博弈就通过WTO、TPP这些贸易协定,以及各种贸易摩擦来实现。中国要进一步发展,必然要输出产能和资本,“一带一路”和“亚投行”就是干这个的。当然了,这个过程中需要人民币国际化,变成仅次于美元、欧元的第三大货币。
人民币怎样才能成为国际化货币?最硬气的做法是:用坚挺的经济,支撑一个坚挺的、自由兑换的人民币。但咱现在经济还大而不强,人民币自由兑换暂时无法实现,怎么办?让美日欧给我们“背书”,开一个重要的证明。方式就是让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SDR)一揽子货币。
SDR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创设的一种记账货币,表面上没有什么用途。这种无中生有的货币,必须要有一个计算公式,列入计算公式的是4种货币,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大家可以根据“配方”,计算出1SDR等于多少钱。SDR最大的用途是,各国银行会根据它的“配方”来配置外汇储备。如果人民币纳入“配方”,一来等于美日欧替我们开了一个“硬通货证明”,二来会凭空制造出巨大的人民币需求,因为各国央行都要买点人民币。当然,很多基金之类的投资机构,也需要按照“配方”来配置点人民币。这有利于人民币在扩大自由兑换(或贬值)的过程中,对冲那些外逃的资本。
IMF投票权调整和增加某种货币成为SDR一揽子货币,都是5年讨论一次。2010年中国错失了机会,所以只能等到今年。如果今年再泡汤,只能等到2020年。刚刚举行的习奥会,就着重探讨了这个问题,中国以承诺换取了美国人的承诺。
讨论中国“两大请求”的会议,将在11月举行。最近两天,IMF对SDR货币篮子是否应该将人民币纳入其中的技术评估已基本结束,正在敲定最后的评估建议,以便提交11月的会议审议。
所以,无论是人民币中间价这波反弹,还是A股这波反弹,其实都有应付考试的嫌疑。当然了,目前是预考,11月是真正的大考。在预考和大考之间,还会有新的应对举措。到时候,股市和汇率还会有新的波动。到那时,股市就未必是上涨了!
二、人民币大趋势,是贬还是升?
那么问题来了:考试结束之后,人民币真正的走势会是怎样?
我的看法是,继续适度贬值。其实上面列举的第二条新闻,就告诉我们了答案。要让中国出口止跌,目前只能是让人民币汇率适度贬值,让汇率的天平从“倾向楼市、股市”,稍稍转向实体经济。
事实上,今天(10月13日)虽然央行第八天调高了官方确定的中间价,但市场已经不太愿意跟随了。在岸人民币和离岸人民币,都出现了明显的下跌。中间价连续的小幅升值,虽然可以打击做空人民币的热钱,让IMF的官员们感到欣慰,负面作用也比较明显。付出代价的是制造业,以及外汇储备的钱袋子。
11月人民币“大考”结束之后,相信会有一个随心所欲的假期在后面等着。到那时,被一再强调的实体经济,总该能盼来点“汇率红利”吧。
国泰君安首席分析师林采宜一直呼吁配置美元资产,我比较赞同他的观点。当人民币汇率达到均衡,或者高估之后,由于我们的M2增速一直明显高于GDP增速(印钞速度快过财富增长速度),所以如果中国增长方式不改变,未来每年都面临着一定幅度的贬值压力。这将是一个必须面对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