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观点.评论

安全第一,但网约车安全和户籍有关系吗?

2016-10-12 07:58:34   

  看到北上广深发布的网约车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我第一时间跑到一个微信群里求教“如何做空滴滴”。朋友提醒,滴滴没有上市。但是贴心的朋友很快又给出了建设性意见——做多出租车公司,同时列出沪深两市现有的几家主营出租汽车客运的上市公司。感动。

  从不炒股的我只是开个玩笑,但对于滴滴为代表的各大网约车平台,以及它们身后的无数司机和乘客来说,这不是玩笑。这是生死劫。

  这几座城市尤其是京沪两市,对网约车限制之严苛,不说会杀死网约车,起码会让网约车变成人们都不认识的模样。如果征求意见稿直接变成正式稿,一项旨在改善大众出行体验的技术创新,将变成只有极少数人享用的奢侈品。现在的绝大多数司机将退出市场,现在的绝大多数乘客将打不到或打不起网约车。

  没有人认为网约车不需要管,安全性和服务性是公众一直念在嘴边的话,也是政府文件一直写在前面的话。北京交通委就说,《征求意见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保障乘客安全出行;而微信公号“申平”也谈到“规范网约车的运营……其初衷正是为了广大市民出行的安全考虑。”

  既然京沪都把都把乘客安全摆在重要的位置,那就把文件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说是怎么保障乘客安全的?

  京沪两地都对驾驶员资格提出了要求,其中“无交通肇事犯罪、危险驾驶犯罪、暴力犯罪记录,无吸毒行为和记录,无饮酒后驾驶记录,最近连续3个记分周期内没有记满12分记录”,这没得说,算是行业通用的准入门槛。

  但是,京沪版细则都要求“本地人本地车”。考虑到这两座城市对外地车都限行,本地车这项要求还好理解一点,“本地人”就说不通了。习惯于装外宾者和京沪两地排外的土著,会认为本地人更靠谱、更认路。但众所周知,京沪两地的户籍限制十分严格,大量在本地生活十几年的外来移民和在本地出生长大的“移二代”由于没有户口,都不被认为是本地人。

  说本地人更靠谱,是对外地户籍人的赤裸裸歧视。京沪两地都曾发生过本地籍出租车司机引发的血案,也没有证据表明,开放非本地籍出租车司机的广州、深圳,就因此变得更危险。

  更何况,城市里所谓的“低端”行业,大量的从业者都是外地人,难道干脆这些行业也限制外地人从业?结果可想而知,由于本地人从事这些“低端”行业的人数和意愿都极低,物业费、快递费、服务费都会贵得让你住不起、买不起、吃不起。

  说本地司机更认路,也是一厢情愿的幻想。在北京打车的人可能会注意到,现在的北京的哥不像传说中那么贫了。不是他们性格变了,而是人换了,现在北京城开出租的很多是郊县农民。他们一开口可能都有一股河北味。他们不会比已经在城区居住多年只是没有户口的“外地人”更熟悉道路。

  除了对人的要求,上海北京对车也都有新的规定,车辆轴距不小于2700毫米。通俗来讲,车子越长,级别越高,价格越贵,安全性越好。但是,这样一来,京沪两地的出租车好像就显得不那么安全了。

  网上流传一个段子,滴滴将转型为最大相亲平台,因为同时满足北京户口,开2.0L或者1.8T以上排量、2700毫米轴距的车条件的小伙,一定是抢手货。这又是一个笑话。不是笑话的是,也许会有北京人把小排量车换成大排量车,注册成网约车司机,然后把车和名字一起租给外地人。

  既然要保障乘客安全,那就该在安全上做足文章。但现在的这些管理细则,更像先把安全和服务扯出来,然后随便去讲自己早就准备好的故事。作为一个一直都不太懂事的人,我忍不住要提醒一句,跑题了。

加载中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徐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