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8 08:54:47
教育公平是个很复杂的问题。在分班这个小切口上,也只能一个一个环节朝着公平的方向继续努力,且行且观察。
即将开学,最紧张的莫过于快要上一年级的新生家长,为了给孩子“选”个好班,家长们都绞尽脑汁。在全国各地,这几乎都是一个普遍现象。有南京媒体报道,小学分班会尽量遵循均衡原则:老师均衡、生源均衡,所以家长怎么“打招呼”都是白打。
关于教育,父母永远有操不完的心。为了孩子上一个好学校,孟母三迁不算啥,掏几百万元买学位房也得顶硬上;到了一个好学校,又想进一个好班级,找一个好老师。于是乎,托关系、递条子、打招呼,办法使尽,只求能让孩子进一步“赢在起跑线上”。据此,网上还流传着不少秘籍:比如选班要看哪个班教师子女多、特级老师带班不一定好因为名师太忙、年级组长的班一定好,等等。此外,很多家长也有自己的“订制要求”:孩子比较外向的,希望老师也外向;孩子比较皮的,希望老师严厉……分班看似小事,其实牵动了千千万万家长的心。
家长关于分班的焦虑,可以理解。一方面,是明面上的竞争压力,只要高考还是按照分数录取,就必然会形成事实上的“优胜劣汰”,家长希望孩子碰到一个好老师,无可厚非。另一方面,则是“潜规则”的盛行。虽然各地教育部门都三令五申,义务教育阶段不允许分快慢班,但实际上绝大多数学校都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名义上没有快慢班,但是生源、师资都集中在个别班级,是精挑细选、优中选优。归根结底,还是那个老问题:决定一所学校的等级高低、校长与老师的水平好坏,学生成绩是硬道理。因此,无论有关部门怎么强调教育均衡,只要这一评价标准还在,学校就永远会热衷分班。在这种情况下,一些“脑筋活跃”的家长想办法“打招呼”,也实属无奈。
能否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象?站在家长的角度,学生竞争这一现象是无法改变的,不允许竞争存在,教育也就失去了本来意义,社会选材也就陷入盲目。但至少在义务教育阶段,分班应当以均衡为前提。可以改变的,一方面是从程序上尽量做到公平。比如在浙江一些学校,就采用“蛇形分班”和“教师抽签”结合的方法分班:按照生源质量给学生排序,再进行蛇形排队。例如一所学校一年级有10个班级,就按面试或成绩把第一到第十的学生按顺序分在1班到10班,再倒过来按第11名至20名的顺序分到10班至1班,如此往复各班的生源就基本平衡。等到学生分完班之后,再由教师抽签决定教哪个班。另一方面,最根本的还是要改变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和教师的评定标准。比如成绩好的学校未必就等级高,因为本来在生源上就掐了尖,倒是那些学生成绩提升幅度大的学校才更值得推崇,对老师能力的评价也是同理。这样一来,学校和老师自然没有动力再在生源上掐尖分班。
教育公平是个很复杂的问题,实际上社会对于这一命题的共识程度远不如专家学者们所想象的那样高。在分班这个小切口上,也只能一个一个环节朝着公平的方向继续努力,且行且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