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3 20:02:19
似乎一夜间,去年还是个新概念的“以克论净”,如今正以一种如火如荼之势被争相效仿。继河南、山东、吉林等地部分城市之后,日前有媒体报道说,河北秦皇岛北戴河也在实行“以克论净”的卫生检查评比标准,要求主干道浮尘不超过5克,垃圾落地时间不超过5分钟,其他道路每平方米浮尘不超过10克,垃圾落地时间不超过10分钟。
“以克论净”,是沙漠边缘城市宁夏中卫首创的城市“深度清洁模式”。这个模式的要义是,对城市道路每平方米的浮尘含量用克计量,明确地面垃圾滞留时间,以此设定城市环境卫生的保洁标准,辅之以相应的考核奖惩机制。有报道称这种模式实施后,中卫新城区“用一尘不染来形容一点不为过”,由此引来全国性效仿。以量化指标来强化城市保洁责任,把环卫工作精细化,该模式的出发点无疑是好的,各地经验也显示,这一做法对督促环卫工人履行岗位责任,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有很大助益。
不过,就如同当年以苍蝇数来衡量城市公厕标准一样,该模式实施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质疑是:如何设定标准?众所周知,不同的城市道路,其路面结构、周边环境多少总会存在一些差别,纵然同一条道路,不同时段的灰尘情况也会有差别。尽管制定者一再宣称,所设定的浮尘标准是依据人车流量等状况反复试扫、实测、论证,但依然免不了让人心存好奇:设定5克、10克的科学依据是什么?假使5克的标准算合格,那么是不是意味着单位平方米内收集到7克或8克浮尘的道路,其卫生状况就差了很多?这话听起来蛮较真,但从一些地方的做法来看,实际上就遭遇了如是逻辑:同一个城市的不同道路,“以克论净”的标准却截然不同,甚至一些城市的“以克论净”仅限于部分“示范道路”。
综合各地情况来看,过分强调“以克论净”在部分城市那里导向了两个误区:一是重视局部忽视整体。具体表现就是,一些地方在实施了“以克论净”后,从15克到10克再到5克,不断提高标准,其本意虽好,看似在不断提高城市环卫质量,但实际效果却变成了为达标而不惜投入大量的环卫工人和清扫设施,动不动来个“两班倒”“三班倒”,专注于几条“示范道路”,导致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畸形投入、分配。二是过分放大,舍本逐末。部分地方的宣传实施中,“以克论净”“扫灰称重”成了所谓“治霾‘狠招’”。城市环境要改善,有卫生方面的,也有灰霾等大气方面的,成因不同,治理方式方法也有很大差别。即便是首创“以克论净”的中卫市,其强调的也是其对提高城市环境卫生的作用。认为减少了灰尘就可以抑制灰霾,显然是认识上出现了概念性偏差。
用精细化的方式来提高环卫工人的岗位责任意识,这样的管理理念固然没错,但应该强化责任的对象,很显然不应该重点指向环卫工人。治理城市环境卫生,环卫工人只是众多环节推进之后的最终一道防线,最关键的还是应该追根溯源去寻找问题的生成原因。既然要精细化管理,是不是也应该在城市垃圾管理上更加精细化一些,比如更有效地推进垃圾分类,从而在根本上减少需要处理的垃圾量?既然要强化责任,是不是也应该针对工地扬尘、垃圾乱倒强化一下行为人的主体责任,以及执法者的监督责任?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治理城市环境卫生,应该尽力从消除污染源入手。因此,环卫工人要勤快,但如果执法监督者更勤快一些,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就此而言,盯住浮尘不如盯住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