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26 16:25:45 来源: 乡镇论坛 作者:刘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第一次创业是发展乡镇企业,第二次创业是进城务工经商,第三次创业则是近几年蓬勃兴起的乡村旅游。
比较一:发展乡镇企业与乡村旅游创业
二十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中国农民在土地承包后家庭能量得到充分释放,温饱问题很快解决,手里有了余钱,他们就开始经商办厂,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乡镇企业勃发,形成一个个专业户、专业村、专业片、专业市场,一度占据中国GDP的半壁江山。乡镇企业的兴旺发达,推进了城市国企改革,从而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地位,乡镇企业的发展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功不可没,但其局限性也显而易见,当年办乡镇企业与今天搞乡村旅游二者优劣凸显。
前者是浪费资源,后者是开发利用闲置废弃的沉睡资源并保护看守资源;前者是破坏自然生态环境,后者是保育修复生态环境;前者是必须靠自己千山万水地跑、千方百计地套、千辛万苦地找、千言万语地销,后者是靠网络坐在家里展示信息,等客上门;前者是误打误撞,后者是中外成套经验;前者是从事二产,后者是从事三产(产业层次升级);前者是短暂的不可持续,后者是长久的朝阳产业。
比较二:进城务工创业与乡村旅游创业
农民工进城,用最低廉的成本高速推进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可谓盖世奇功。其间,农民工做出巨大的牺牲。开发乡村旅游与进城务工相比,对于农民而言,利弊显见。
前者是远走他乡,后者是足不出户;前者是寄人篱下,后者是自我做主;前者是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后者是可以兼业务农;前者是职业病高发,后者是身心健康;前者是被熟人社会逐渐抛弃,后者是尽享家园红利;前者是乡村优质资源的外流,后者是把乡村优质资源留住,同时把城市文明引入乡村;前者靠的是城市资本的吸引,后者靠的是农村资源的吸引;前者农民工进城为找“忙”,后者市民下乡为找“闲”;前者农民进城是挣钱,后者市民下乡是送钱;前者是使乡村衰败凋敝,后者使乡村焕发生机,充满活力。凡乡村旅游发达的地方,经济社会都显出一片繁荣景象,文明程度与日俱增。
比较三:三次创业的环境背景
第一次创业是半脱农状态,第二次创业是全脱农状态,第三次创业则生于农、长于农、盛于农,农为根本,无农则亡。前两次创业只在二产三产中打转转,第三次创业则使一二三产融为一体,种养加销结成环链,打造出农业产业利益共同体,使产业价值得以整体提升。前两次创业都是在外部环境不宽松的背景下闯出的路子。第一次创业,务工经商被视为投机倒把,只能偷着干,先后经历了土地、经营、领域、空间、组织五个方面的政策放活才得以正常发展。第二次创业时,农民进城要跨过三道门槛,请假、介绍信、粮票。农民挤开城门时,当时的政策只开了一条缝,叫允许自带口粮进城,随着农民的大量涌入,政策才取消种种限制,农民进城比今天出国都难。眼下中国农民进行的第三次创业,政策不仅没有约束,还大力鼓励支持和帮助。
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委员会对旅游观光农业的定义为“在乡村开展的旅游,田园风味是观光农业旅游的中心和独特的卖点。”乡村旅游的核心是原汁原味的乡村文化,它以农村自然环境、农业生产活动、农民生活方式为旅游的吸引物,不光具有旅游、观光、休闲、养生等多重功能,还具有传统“耕读文化”、“天人合一”的哲学意蕴,结合传统民居如福建土楼、广东碉楼等乡村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剪纸、泥塑、木雕、乐器、演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同组成了极具美学价值和灵性的乡间大美图画。
乡村旅游的历史渊源
农耕文明时代我国已出现乡村旅游行为和乡村旅游现象。孔子最高兴的事是“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篇》),这是乡村旅游的畅快。谢灵运开山水诗派,“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是他的名句,足迹踏遍名山秀水成了那个时代的时髦。李白、孟浩然、杜牧、王维……中国古代文人有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叫“诗酒田园”,身居田园,饮酒作诗是文人的追求。
工业文明时代在西方乡村旅游发展为一种产业。乡村与旅游在西方两个词语被组合起来,起源于欧洲十九世纪,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中国的乡村旅游应该起源于城市诞生之时,其后贯穿始终。“叶落归根”、“常回家看看”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观念。因此,乡村旅游不是西方的创造,但形成产业却是西方早于中国,一百多年前的法国、意大利就已形成风潮。今天,在法国、德国、西班牙、美国等已把乡村旅游作为经济增长、扩大就业、避免农村人口过度流向城市的重要手段。
乡村旅游的功能与特征
乡村旅游是传统产业的替代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产业,不断升级的创新产业,与“食”俱进的朝阳产业,乡村变革的牵引产业。乡村旅游具有“四生”功能:生产的参与,生活的融入,生态的享受,生命的体验。乡村旅游最直接的功效是“七洗”:洗肺、洗胃、洗眼、洗耳、洗身、洗血、洗神。乡村旅游还具有“五闲”特征:开发闲置资源,吸引闲暇市民,整合闲散时间,服务闲适游客,滋养闲情逸趣。
乡村旅游还具有一定的地域性特点,用生态文明的理念发现乡土文明的自身特点。窑洞、木屋、竹楼……乡村旅游务必突出农村性,务必坚持原生态有机绿色的理念,维持没有竞争力的农业农村农民在发展过程中筑起的社会屏障、技术屏障、生态屏障,杜绝非农化、逆农化、反农化。
乡村旅游贵在亲和力,通过个体的感知与交流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亲近感,是人民群众自在自由自然的交流交往,过程是观察和体验,效果是感受和领悟,结果是情感的再造与升华,有天然的亲和力。庄子“乘物以游心”是对旅游的最好注解。
乡村旅游妙在自发性。“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是最好的诠释,旅游已成为人们的生活内容,生活方式,生活质量的标准,生活品位的象征,自发自觉自愿自主。
乡村旅游功在文化交流。自然环境的差异,风土民情的差异,人际交往的差异,语言思维的差异等是吸引点。从自己熟悉的地方到自己不熟悉的地方去,寻找的就是文化的差异性,在游的过程中,游者也是文化的传播者,把异地文化带入旅游地,双方实现文化的交流融合,不分地域、不分国家、不分民族、不分意识形态,互相渗透,实质上是以人和物为载体的文化自觉大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