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13 07:52:32 来源: 南方都市报
2016年7月9日,马云在首届“全球X IN公益大会”及“孩子因你而变”教育分论坛,一天之内,两场演讲,对中国的慈善公益发声。
马云在演讲中说:“做公益,只要听说你有钱,绝大部分的人都是来找你要钱的,而骗子也都过来了。公益人没有钱的时候,把自己弄成像骗子一样。”“我们一直相信‘公益的心态、商业的手法’,这是做公益最好的办法。但是我现在看到的大部分人是倒过来,用‘商业的心态、公益的手法’在做事,其实他想赚的是钱,但他 说得却像公益一样。”
什么是“商业的心态、公益的手法”,我的理解,简而言之,就是打着公益的幌子做生意。什么是“公益的心态”? 公益心态就是为不特定的多数人服务,为自己以外的人服务,并且付出“时间和真心”,譬如,马云在演讲中提到的潘基文先生、戈登·布朗、萨尔曼·可汗、姚明 等。在马云看来,一切为自己,为小集团服务的心态都是商业的心态,即便是这些行为以慈善公益的“手法”出现,也是反慈善反公益的行为。
客 观地说:“心态”是一种动机,动机是很难确定的,关于这一点,马云在演讲中就特别提到了,“参与每个人点滴的行动,世界才会变得更加美好”,“参与”才会 让你真正分辨出是“公益的心态”还是“商业的心态”,才会让我们有一双识别“善”的慧眼,公益绝对不是捐钱那么简单。
2014年6 月,某电视台报道,广西隆林县“孤儿”杨六斤父早亡,母改嫁,爷爷奶奶去世,7岁成了孤儿,靠吃野菜和捞鱼独自居住数年,求社会各界给予救助,几天内募集 善款500多万元。事后,根据媒体的曝光,某电视台报道“杨六斤”在很多问题上“失实”,涉嫌造假。明明是做好事,某电视台为什么要造假?为收视率,收视 率后面是利益,这就是“商业的心态,公益的手法”。
杨六斤这个事情,如果截止于“不良”媒体造假,公益圈还是体面的。恰好是“造 假”被披露后,各路媒体和公益权威人士引经据典讨论的核心主要在“天上掉下来的500万元捐款,究竟该谁管?”而没有人提及哪一种办法对孩子未来的成长更 有帮助,哪些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应该去规避。简而言之地总结,就是在讨论是公益组织这个“饲养员”好,还是家长这个“饲养员”好?谁做“饲养员”,谁就能合 法地控制500万元的巨款。
500万元就能让公益组织斯文扫地,说好的慈悲呢?
即便斯文扫地,我们也必须承 认,这是一个慈善公益组织“缺钱”的时代,中国人无论是参与慈善公益捐赠还是参与志愿服务的时间,都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面对生活在困境中的同胞,很 多公益组织或参与者的慈悲之心都是经过精密计算的,媒体热门报道之后,能够获得的回报多,自然就要积极参与。
好在,现在中国出现了 像马云、陈一丹这样的大额捐款人,他们不仅捐款,他们也开始在观察、思考,捐钱以后慈善公益组织面临的更深层次的问题。而当我们认真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 我们会发现,这个慈善公益除了捐钱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想了,做了,这个社会其实可以变得更好。
用“公益的心态、商业的手法”来执 行公益项目的时候,我们就不会因为媒体的热门报道才去关心“杨六斤”这样的孩子。我们应该努力的是让这些贫困地区的孩子、这些弱势的儿童,在平时就能被关 注、获得玩具、图书和食物等照顾,这才是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应该具备的底线,这才是我们公益人应该努力的方向。
名人能唤起更多人对 公益机构的认同及参与意识,当名人发现公益组织有这样或那样问题的时候,都应该有足够的勇气把自己的思考、发现说出来,把认为慈善公益的不足说出来。或 者,我不应该说马云有勇气,也许是马云在参与慈善公益的时候,自然而然就这样说了,这样的行为,是对生命真诚的品格。
用“商业的心 态、公益的手法”做事的人常常会说,做慈善公益需要钱、需要影响力,有了这些我们才能帮助到更多的人。按照马云的说法,如果慈善公益组织围绕着募款和影响 力来展开工作,本身就是功利的行为,就是“商业的心态”,按照尤努斯的说法,这就是靠“穷人的血”活着的人。
做人也好,做公益也好,真正有影响力的人不是靠“竞争”把别人“搞死”,而是要看他帮助了多少人,影响力从来不是刻意经营的,影响力是在你帮助别人的过程中自然而然产生的。
如何做公益是一个开放性的话题,社会学、人类学和社会组织行为学的知识背景可以帮助公益人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文明程度以及文化背景下,设计不同的公益模式。但是,不管你参照什么知识背景,马云所言“公益的心态、商业的手法”的确算是一个不错的方向。
我不能要求别人做什么,但是,如果公益圈的每个人都刻意坚守自己的底线,把受助人的尊严放到第一位。那么,我相信,这个社会对慈善公益的认同就会更多,而慈善公益组织也不会被“逼”到靠“热点”过日子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