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观点.评论

民营经济振兴东北,还有多少难点?

2016-06-20 23:52:5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出台后不久,辽宁省即召开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大会,动员民营企业积极参与新一轮振兴发展。

  实际上,强调民营经济参与和发挥作用,已成为各界的共识。在媒体和专家们的分析中,民营经济发展滞后被认为是当前东北经济下滑的重要因素之一。国家发改委振兴司司长周建平日前表示:“下一步,民营经济的发展是一个重点。”

  连日来,《工人日报》记者在辽宁采访了解到,尽管近年来东北民营经济取得了一定发展,但仍存在出生晚、成长慢、多而不强等问题,民营企业参与东北振兴仍面临诸多门槛。

  门槛一:占比小难逃“候补”身份

  5月20日,在辽宁省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大会上,关于民营企业的最新数据展现了民营经济的活力和重要性:2015年,辽宁民营企业达到254万户,民营企业创造的增加值占辽宁GDP的比重超过60%,税收贡献超过辽宁财政收入50%,提供了80%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和90%以上的新增就业岗位……

  与10年前168.8万户民营企业、创造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1.8%、上交税金占全省税收35.9%的数据相比,辽宁省民营经济取得了不小的成就。这得益于持续推进的商事制度改革和不断改善的营商环境。

  然而,盘古智库学术委员、辽宁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梁启东认为,一方面,政府一系列的政策促进了民营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长期以来,辽宁作为重工业基地,国有企业比重较大,民营经济一直被视为“补充”。与广东、浙江民营经济发展较好的省份相比,所占比重仍低,创造产值不高。此外,辽宁民营经济“多而不强”,缺少主导辽宁经济的大的民营企业。

  门槛二:鼓励和优惠政策兑现难

  去年下半年,针对民营企业“小而散”的特点,沈阳市出台了促进小微企业发展75条政策。同时,对创业拿出真金白银的政策支持。但部分鼓励和优惠政策在“落地”兑现时却出现了问题。

  “审核评级过程太痛苦,补助迟迟不到位,如果到年底支撑不住,我就回北京。”张嘉佳是沈阳一家创业孵化器的负责人。去年9月,她辞去北京一家媒体的编导工作,信心满满地回沈阳老家创业。然而,现实未免让她有些失望。

  6月6日,记者在创业咖啡馆看到,墙上新粘上了专家团队的照片、创业企业的标示和创业基地的服务内容。张嘉佳还拿出了一摞A4纸材料抱怨说:“10个月过去了,现在还在评级审核中。专家们多次视察,提出了许多场地标示和手续材料不全等问题,光弄这些就花了1个多月,补助的钱一分没到位,材料倒是准备了一大堆。”

  门槛三:融资贷款附加条件多

  2015年,在沈阳市对全市经济发展状况大调研中,65%的企业表示曾经遇到或正在面临着融资难题。

  “对于像我们这种员工只有13人的小公司来说,四大国有银行根本不给贷款。加上现在经济下行压力大,很多商业银行的‘呆坏账’多,贷款的审核更加严格、门槛更高,从商业银行贷款越来越难。”沈阳泰宇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郑连忠说。

  据了解,辽宁省绝大多数企业依靠商业银行贷款实现融资,由于中小企业资信等级不高、缺乏可供抵押的资产,商业银行的信贷门槛较高、附加条件也不少。

  “固定存款、业务咨询费、财务顾问费,有的还搭售理财产品、办理信用卡、代发工资……为了贷款,许多银行都提出了附加条件,这些也让我十分头疼。”郑连忠表示,虽然审批手续不算复杂,但这无疑加重了企业负担。“上级部门来调查时,我们也是敢怒不敢言,要是得罪了银行,日后贷款更难。”

  门槛四:人才资源流失严重

  面对融资难题,不少企业被逼“出走”,一家APP公司的负责人王博说,在沈阳不乏好的创意,但是拿不到融资让很多企业无奈转战到北上广深等城市。记者采访发现,由于融资满足不了企业要求,一些创业孵化器甚至专门组织企业到外地去进行路演和展示。而这进一步加剧了人才资源的流失。

  “工资高、发展空间大、行业水平高,这让很多系统工程师都流向了北京、上海。”柳竣说。2013年,柳竣和李振宁合伙创办了大连圣笛科技有限公司,以技术入股的形式为用户开发产品。“大连的公司月薪只能给到4000元,而北京的公司能给到6000元到8000元。没办法,有时我们公司开发一些产品遇到了问题,也得去北京找。”柳竣告诉记者,很多企业面临着相同的情况。

  辽宁省有大专院校50所,科研院所162个,仅中科院在辽宁就有6个研究所。然而,据统计,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东三省常住人口1.1亿,与2000年第五次普查相比,十年东北净流出人口180万人。其中,中高端人才流失情况十分严峻。“目前很多企业面临着人才不足的情况。”柳竣说。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徐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