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观点.评论

干部不愿意下乡?这个锅,车改不背

2016-05-30 13:27:47   

 据新华网报道,公车改革实施以来,“围着轮子转,隔着玻璃看”式走马观花的下乡走访减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各地开 展政府购买服务或集中调配车辆的形式,提高了公车的利用率。但记者在湖南、河南、山西等地采访时发现,个别地方干部抱怨申请不到公车,或车补不到位等,出 现了“没公车不愿下乡”“尽量少下乡”的情况。

  任何一次改革,都可能会遭遇“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境况。公车改革也不例外,关乎的是 数百万公务员的利益,以及广大基层干部走访、出差、调研行动的便利与否。如何既要保证公车使用成本的下降,又要确保行政效率的提升,这注定是一个非常复杂 的问题。改革是一种理性博弈,每一方的诉求都未必一致,但背后的核心逻辑都需要落到利益层面。譬如,基层干部在面对车改政策的落实时,一定会考量自己的得 与失。上级政府固然可以树立典型,宣传艰苦下乡的精神,但想要政策执行通畅,利益逻辑有必要先理顺。

  基于利益逻辑的分析框架,一些 基层干部之所以不愿下乡,存在各种与利益相关的原因。车补不到位,或者车补额度本身不够下乡的交通费等因素,都构成了一些阻碍。尤其是第二点原因,实际上 反馈出车改本身存在的问题,即依照行政级别制定的车补标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基层干部的利益没有被很好保护,从而造成了一些干部的惰性。当然,额度提升 并不是彻底解决的办法所在,甚至有可能带来新的问题。

  实际上,公车改革之后,出现干部减少下乡的现象,并非完全值得忧虑。从另一方 面出发,较之之前,干部减少下乡也是公车改革的子目标之一。公车改革之前,因为交通便利,许多干部乐意三天两头下乡,原因在于基层常常会负责各种招待,公 款吃喝的费用也随之井喷。公车改革之后,干部没有配备公车,又舍不得使用私车,下乡次数自然就少了。另外,一个客观存在的障碍在于,许多较为偏远的地区缺 乏市场化的租赁公司,干部即便有动力下乡,租赁汽车也是一个问题。

  除此之外,从心理学的角度切入,配备公车和提供车补,实际上是很 不一样的。配备的公车被认为是“公有财产”,个体拥有更强的“占便宜心理”,而车补作为工资发放,会被个体认为是“私有财产”,个体会更加谨慎花费。抛开 部分基层公务员车补是否能够涵盖“下乡交通费”这一点不说,就算是车补足够,最终也会制造不愿花车补的心理,因为基层干部会天然认为车补就是工资一部分, 是自己的“私有财产”。

  当然,舆论最终要关注的是那些应当下乡调研、监管和检查的行政举动,如何能够不受公车改革的影响。回应这一 问题,恰恰要回到前面“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理论,公车改革只是“一发”,一发可以牵动全身,反过来,一发要改变,也需要全身做出系统性的应对。直白而言, 干部愿不愿意下乡,取决于上级政府和基层社会如何制造压力与动力。从动力角度出发,上级政府用公车改革的方式,切除了基层社会给予的“接待动力”,同时赋 予了车补的动力;从压力的角度出发,目前政府运转的逻辑最终遵循的是一种“对上负责”的逻辑。所以,下乡是为了对上负责,而不是对下负责。

  但 实际上,干部下乡为的是要解决基层社会的种种问题,服务的是基层民众,需要最终负责的也是基层民众。只有最终的负责方是民众,干部才有真正的动力下乡,去 实施监管和服务。打造服务型政府,是目前我们各级政府正在努力达成的目标之一。在下乡问题上,基层干部的行动逻辑向我们揭示了车补的合理性、公平性固然重 要,但车补多寡并不是干部们是否愿意下乡的决定性因素。决定性的因素在于,干部履职最终负责的对象是谁,只有理顺这其中的逻辑,公车改革带来的后遗症才能 迎刃而解。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徐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