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26 19:10:27 来源: 京华时报
14 日,哈尔滨广播电视台《直播哈尔滨》栏目记者在哈尔滨铁路公安局哈尔滨公安处内陆港派出所采访时,与派出所所长发生肢体冲突。通过门缝,同行记者看到派出 所所长正把女记者按到地上,躺在地上的女记者不停地挣扎并大呼救命,可是守着房门的两名民警却上前阻止屋外的记者进入。
一 个男警察把一位文弱女记者按在地上,女记者不停挣扎呼救……这一幕,不仅是体能上强者对弱者的欺凌,更散发着执法者对舆论监督的不屑。这名派出所所长的粗 暴行为让公众产生了许多不良联想——按理说,所长应是派出所里觉悟最高、素质最好的,现在居然表现出这副嘴脸。在面对无权无势的平民百姓时,这样的行为那 还了得?
从报道来看,双方是有一个“不带摄像机”的约定,派出所所长抢手机是否因为女记者偷拍而失去理智,暂时不得而知。退一步 说,就算女记者不守信用,也该有一百种非暴力方法来化解危机,而非大打出手。所长的粗暴行为,如果不是长期暴力执法形成的路径依赖,便是缺乏修养、素质与 智慧的表现。这种人又是怎么坐上所长位子的,谁来解释一下?
更可怕的是,该所长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事发后,内部监督应该也可 以及时介入,还媒体记者一个说法,挽回执法者形象,实现良好的自我治理。可惜没有。当记者向铁路公安纪委举报时,工作人员却让记者自行协商解决。派出所所 长粗暴对待女记者,岂是自行协商可以解决的?就算此举不违法,至少也违纪吧,纪委的监督责任去哪里了?这一推诿,等于把自己的退路给堵了,这危机公关水平 实在不敢恭维。
记者被打事件隔三差五发生,网上一搜一箩筐,难道就没办法治了吗?其实不是,有很多力量都可以起作用。比如,媒体同 行本着守护舆论监督阵地、关注同行命运的情怀与道义,对事件予以关注、报道、评论,形成舆论压力,促进事件得到公平解决;被打记者的任职单位及时发声,表 明态度与立场,切实维护记者采访权以及人身自由权,而不是让记者自行解决;再上一层,记者行业组织适时出面,对记者被打表示关切,从更高层面维护业界权 益;行政力量,尤其是新闻媒体主管部门需要及时介入协调,让问题得到迅速解决;最后一道保护屏是司法保障,当被打记者提起诉讼,司法也可以为记者撑腰,依 法惩治暴力行为。
遗憾的是,梳理同类事件我们发现,除了被打记者任职单位偶尔发出声明,一般情况下,也就是媒体同行围观、声援,其他力量失语、缺位的现象比较严重。记者被打,不仅是个人被打,还是舆论监督被打、法治文明被打,止于同行围观恐怕远远不够。
□连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