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01 22:50:49 来源: 上海证券报
最近,“工匠精神”成为热词。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首次呼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日前召开的第二届中国质量奖颁奖大会上,李克强总理作出重要批示强调:弘扬工匠精神,勇攀质量高峰,让追求卓越、崇尚质量成为全社会、全民族的价值导向和时代精神。
中国政府如此频繁强调“工匠精神”显然意味深长,这对未来中国制造具有明确的方向指引意义。中国号称“世界工厂”、制造业大国,在500多种主要工业品中,中国有220多种产量居世界第一。但很多“中国制造”却成了质次价廉的代名词。中国迫切需要提升产品品质、创立自主品牌,而“工匠精神”正是中国极度缺乏、极度需要的。正如论者所言,纵观中国科技发展史,我们不但拥有《考工记》、《天工开物》这般科技著作,也出过鲁班、庖丁这样的匠人,还有过青花秘色瓷、叠梁拱之类伟大的技术。在打造中国经济新引擎的当下,“工匠精神”需要时代的传承。
那么,中国应该如何培育“工匠精神”?德国与日本给中国提供了两个很好的标杆。“工匠精神”是德国制造业过去100年成功的钥匙。在德国,有很多百年工业家族,西门子、奔驰、博世、宝马……这些“百年老店”的成功有着共同特质,对每件产品、每道工序都凝神聚力、精益求精,其折射的是现代化大生产时代的“工匠精神”。这种精神让“德国制造”声名显赫,让德国百年工业品牌扎堆出现,也让德国在欧洲经济一片困顿时保持一枝独秀。科隆大学学者罗多夫这样总结德式“工匠精神”:第一个特点是“慢”,也就是慢工出细活。对德国人来说,“欲速则不达”——稳健第一、速度第二。第二个特点是“专”。德国约有370万家企业,其中95%都是家族企业,其中不少是世界某一工业领域的“隐形冠军”,共同特点是都爱“专”,专注坚持于某些单一产品,并做到极致。第三个特点是“创新”。在德国,即使一些小企业也有自己的研发部门。长期以来,“工匠精神”已经成为德国文化的一部分。德国的“双元制”职业培训体系,也是德国工匠培育体系的重要支撑。
日本也是世界上颇具“匠心”的民族。“工匠精神”在日本也被称作“职人气质”。职人,就是匠人、工匠。日本在江户时代将民众分为“士农工商”,职人属于“工”。近代,明治维新后日本大量引进欧洲的工业技术,出现很多“街道工厂”式的私人工厂,日本政府将其划归为中小型企业。这些中小型企业的老板往往也被叫做“职人”,企业往往会子承父业将技术传下去。到了现代,职人多指拥有卓越金属加工技术的人。“匠人”文化加上子承父业的传统,使得日本很多企业不论大小,都能够长期存续发展。日本调查公司东京商工研究机构公布的数据显示,全日本超过150年历史的企业竟达21666家之多,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有3100多家,居全球之首。而中国超过150年历史的老店寥寥无几。日本被誉为“工匠国”,其企业群体的技术结构犹如“金字塔”,底盘是一大批各怀所长的几百年的优秀中小企业。这些企业或许员工不足百名,但长期为大企业提供高技术、高质量的零部件、原材料。很多中小企业在世界市场上占有某种中间产品、中间技术的绝对份额,甚至不乏独此一家。在技术研发方面,日本有三个指标名列世界第一:一是研发经费占GDP的比例列世界第一;二是由企业主导的研发经费占总研发经费的比例世界第一;三是日本核心科技专利占世界第一,80%以上。
这意味着日本整个国家对技术研发的重视,同时也告诉我们为什么日本科技能独步天下。经济不只是单纯地建造工厂,然后高效运作。中日在经济基盘建设上仍有很大差距,日企的代表也不只是丰田、松下、索尼、佳能、日立……而是更多在国际市场上众多领域的“隐形王者”。
由此可见,工匠精神并不是短期内可以移植的,而是长期积累传承形成的工业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它包含了非常丰富的内涵。中国要想成为真正的经济强国,必须通过脚踏实地培养扎实的实业做支撑。用专家的话说,中国要发展出自己的“工匠精神”,并不只是提个概念、喊个口号就行,需要一大批企业、企业主和技术工人长期坚持踏踏实实发展,才有可能取得成效。在中国还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国内还要完善培育工匠精神所需的配套环境和机制。比如“中国制造”大量引进外资发展规模制造的生产线,而员工大多来自农民工。中国现有的城市化特点、分裂城乡的不合理的户籍制度,使得绝大多数农民工不可能长期驻留,企业也不会采取终生雇佣制。如果各方都做的是短期打算,那么培育“工匠精神”将成为一句空话。匆忙流动的产业工人、户籍壁垒下的城市化以及短期雇佣制度,只能制造出质量不佳的大路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