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29 18:26:55 来源: 新京报
凤凰古城应该面向公众算一算账,以这三年的数字为蓝本,详细阐述一下门票经济与民生之间、与旅游相关产业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网络热议的凤凰古城是否继续收取景区门票一事终于有了结果。28日,有媒体从湖南省凤凰县县委宣传部证实:自4月10日起,凤凰古城暂停景区验票,但保留景点验票方式。
也就是说,凤凰古城不再收取景区门票,如进入其9个核心景点,则要购买148元通票。三年前在一片批评声中“围城”收钱、现在绕了一圈又重回开放式景区的管理模式,凤凰景区的管理者肯定经历了很多权衡和试错,只是具体情形恐不会向外人道。
也正因为如此,凤凰古城在门票上的一进一退,并没有给观察者提供足够信息;当初关于开放景区收门票利弊的深层讨论,到现在也还没有答案。比如,门票的杠杆作用到底是怎样的?门票的增加与游客体验之间的关系如何?很多报道当时都曾称古城收取门票之后,客流量明显下降,游客有被剥夺感。但凤凰方面除了针锋相对地强调年度游客总量之外,很缺乏关于游客体验上升的说明——后者正是人们忍受开放景点收费要换取的。
这个问题涉及景区和游客的关系,另外一个问题则涉及景区和居民的关系。即,门票收益是如何分配的?收取门票是否有利于当地居民的福祉?凤凰地方政府曾给出数据,称2014年全年的旅游收入同比增长超过了20%,但未见相关数据说明其中有多少用在了古城修复上,更未见当地商户的收益情况统计。而后者,恰恰是在当时各种报道中纷纷吐槽生意受损的人群。门票的出现,是藏富于民还是利好政府,是推进了周边餐饮、住宿、文化的发展还是仅仅增加了财政收入?至今仍是一个模糊问题。
开放式景区收不收费、怎样收费才能平衡各方利益的讨论,所能立论的实际数据少之又少。常常被评论者援引的,只有杭州西湖。因为只有它的管理者,在前些年给出了景区免费开放后的清楚账单,并详细解释了减少的门票收入、增加的维护成本是如何通过转让的租金收入和日常税收来解决的,又是如何通过西湖免费开放带动杭州整个旅游产业提质增效的。包括凤凰古城在内的更多景区,则选择默默地迂回、试错,尽量躲避着向舆论直陈这些核心问题。
148元的门票变成了148元的景点通票,对游客而言,区别并不大。但对管理者而言,却是一个思路的转换,是多方利益角力的结果,其中有管理者对门票经济得失的判断。在即将到来的媒体发布会上,凤凰古城应该面向公众算一算账,以这三年的数字为蓝本,详细阐述一下门票经济与民生之间、与旅游相关产业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如果仅仅说“旅游市场管理秩序不断规范,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这样的套话,于人于己意义都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