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观点.评论

被符号化的“猴哥”

2016-02-03 11:55:28       作者:肖擎

  还有几天就是春节,又一个猴年。这段时间,很多人在线下呼吁央视春晚让六小龄童出场,声势很大。想法很简单,哪怕只是凌晨,敲钟的时候让“猴哥”出来喊一声“俺老孙来也”,就足够了。

  “猴哥”上春晚被解读为民意出场。此前,有媒体采访春晚剧组,知情人士称:“这样起哄很不负责任”。春晚总导演吕逸涛的微博也遭到网友轮番轰炸,吕本人并没有明确回应。

  为什么春晚常年被吐槽,人们还是要“猴哥”上?为什么世界这么大,会有人请“猴哥”,但人们还是要他上春晚?一定程度上说,因为一个以国家的名义制作的节目,纵有再多批评,它仍然被予以不同对待。

  如果之前六小龄童被确认上春晚,很可能风平浪静,如同他此前曾两次参加猴年春晚。真的有无数人为此泪奔,心绪难平过吗?人的心态就是这样,习以为常的东 西,看了也就看了,没啥反应,但突然没了,嗓门就会高起来。所以,“猴哥”上春晚的意义,不上春晚的后果,都没有一些人说的那么夸张。中性的评价是,这是 一些人对去掉他们“习以为常”的东西的反弹。

  《西游记》始于中国人精神生活并不丰富的特殊年代,和《霍元甲》《少林寺》这样的影视作品一样,其中的人物塑造几乎对国人形成某种植入性的长久影响。很多 人说“猴哥”必须上春晚,因为童年记忆,这不假,但要知道,社会向前,总有新的东西冒头,新的泉流奔涌。我相信,“怀旧”确乎是人的共同情感,但人们肯定 也并不反感新事物的诞生。日常之中,人们可能会为电视上循环播放的《西游记》作视觉停留,但真要说每次看都泪流满面、心潮澎湃,未必。如今大多数的精神生 活里,“猴哥”恐怕只是恒河沙之一粒。

  进一步讲,影视作品属艺术创作。有段时间,六小龄童对其他演员演绎的“孙悟空”表达不满,但他们中的一些在无数普通人那里得到肯定,甚至成为青春记忆。一 个只有30年前的艺术人物可供怀想的社会,一个30多年的“经典”没有新的生长点的时代,也是遗憾。“猴哥”上春晚凝结着对一部艺术作品的推崇,这种推崇 并非没有道理,但它是非垄断性的,而高呼“猴哥”上春晚的声音之中,正不乏垄断性评价。

  上世纪80年代看《西游记》的时代语境和生活语境已经变了。六小龄童一辈子奉献给了一个角色,多少让人感佩,但在很多人的精神生活里,他确乎只是被偶尔勾 连起的一个回忆,或者说一个“符号”。很简单,西装革履出场,那不是高呼“上春晚”的人希望看到的,六小龄童只有披挂上场,把自己变成“猴哥”才符合期 待。也就是说,人们要看的不是六小龄童,而是电视剧《西游记》中的那个拟人化的“动物”,希望看到它在应景时节带来喜气,然后,各自散去。

  至于春晚这个节目,不是说“猴哥”上了,这个节目就非同一般了,“猴哥”不上,就只能洗洗睡了。春晚的可看不可看,由宏大而严肃的东西总体牵引,具体到某个节目的影响力,客观待之就好。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徐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