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2-02 16:11:00
2015年1月31日,招商局集团原常务副董事长、招商局蛇口工业区和招商银行、平安保险等企业创始人、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探索者袁庚先生在深 圳蛇口与世长辞,享年99岁。消息传出,追念之声顿起,一个人与一个时代,在这一刻让时间动容,令历史沉静。招商局集团发布的官方讣告对其的评价可以说不 吝笔墨,句句读来却丝毫不为过,特别是他“敢想敢试,敢于担当,以杀出一条血路的气魄,投身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缔造出激情燃烧的蛇口试管”。
蛇 口“试管”,是一个历史专有名词,上世纪80年代袁庚在一次演讲中将蛇口比作“一根注入外来经济元素对传统经济体制进行改革的试管”,恰当的比喻,亦可见 彼时的处境微妙。仿佛命运的刻意安排,37年前的1月31日,正是蛇口工业区从想法到实践的开端,后来被称作“蛇口之父”的袁庚在那样一个百废待兴的关 头,向国家提出建立蛇口工业区的设想,招商局蛇口工业区由此创立。
百废待兴,常用来描述当时整个国家与社会的破败局面,但事实上这里的“废”,不仅在于物质的匮乏,更重要的是制度对人与社会的禁锢,所以改变要从解放思想开始,活力得在回归人性中寻到。袁庚,正是那个大变革时代最坚定的实践先驱。
彼 时已经年过花甲的袁庚开始他人生真正的后半段,蛇口工业区创立,从无到有,关键的还不在于现在看来众多超大型、有世界影响力的企业,在那个时间、那个区域 被密集创建,而是蛇口实践对于整个中国改革开放的布局和验真都具有试水意义。袁庚被称作“中国改革开放实际运作第一人”,其实干价值的历史意义当然包括具 体干出来的那些煌煌成就,但更重要的是其对改革谋略与开放思想的忠实实践,用实践推动制度变革,让思想冲破制度牢笼。
一位世纪老 人、改革闯将的波澜人生,与中国三十多年的改革探索历程休戚相关、彼此映照,时代与时代的弄潮儿,不互相辜负,现在看来实在是相互成就,着实难能可贵。蛇 口、深圳乃至整个中国,蓬勃发展、几经波折及至而今的念念不忘,应当说,袁庚先生的离开,之所以被各界都视为一个标志,乃在于袁庚和他的同伴在当年那个中 国社会发展的十字路口,满腹大历史的责任感,满腔大进程中的担当。
袁庚之于蛇口,恰类似于蛇口之于改革进程中的整个中国。现在回 看,可以细数的袁庚改革年谱,引进外资,实行股份制,住房商品化,工程招标,取消粮票,实行按劳分配的工资、奖金制度……诸如此类,有非常多现在看来非常 微不足道、习以为常的思想、制度乃至生活方式,在当年的实践中,却可能都要面临重重阻力、百转千回,甚至需要领军者承担个人前途、经济乃至政治的责任。
“空 谈误国,实干兴邦”,当这样一块牌子在昔日蛇口工业区的土地上立起来,显然不仅是一句口号那么轻飘,其对整个南方乃至更大范围内国家社会的制度变迁所产生 的冲击力,可以说彼时掀起的思想波澜到今天都没有完全退去。“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不仅重新定义了这片古老土地对社会发展的印象,更重要的是中 国人开始正视、也不再掩饰自己对财富的追逐,“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思想的顽固、单一甚至压制同样不是社会主义。袁庚说,“蛇口不是桃花源,蛇口人当年不 是在做天马行空式的幻想,而在从事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经济活力的实实在在的工作”;袁庚说“蛇口弹丸之地,如果着眼于它每年创造了多少经济价值,那何足挂 齿,如果把它看作一根试管,也许会引人注目”。
“老兵永远不死,只会慢慢凋零”,我们在这里追念一位改革者的故去,也试图从中检视 改革的意义、现代化的使命。从古到今的人类社会,对革故鼎新的推崇,或并不在于对未来有多坚定,而在于对当下的不满足,人类的每一步进展,也正是孕育在这 一代代人的不满足中。于伟大的事业与征途而言,改革者的退场应当也只会成为重拾信念、凝聚共识的节点。有悼念文章说,在人们对袁庚的怀念中,会再一次回到 “历史现场”,其标本意义更加明显,人们对改革开放的必然性、必要性及艰巨性的体会应更加深刻。
转眼30多年的国家与社会转型历 程,从来不平坦,但未来的路没有理由比“从无到有”还艰难。让思想松绑,给社会放权,把人的天性予以尽可能地释放,未来已来,站在袁庚这样的改革探路者肩 上,没有退缩的可能,也断无停下来的道理。“世上再无袁庚,改革仍在进行”,“向前走,莫回头”,诚哉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