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17 18:55:13
媒体报道,杭州乔中路上,一处未动迁的居民楼矗立在马路一侧,原本6车道的大马路在此突然“收腰”,变成两车道。由于地处城郊,大型卡车来往频繁,该处形成交通梗阻,影响车辆通行。
杭 州又出现“霸道”钉子户了。之所以说“又”,是因为2015年12月刚有媒体报道过杭州另一个钉子户。在杭州钱江新城,有一条十分惹眼的C字形道路,处于 道路环绕中心的是一个药厂的一座厂房,原本直通高架的道路,在药厂周边绕了一大圈,成就了“史上最牛C字路”。
在拆迁新闻越来越罕 见的今天,或许我们终于可以心平气和地谈论一下钉子户了,不用代入太多的感情色彩。在新闻跟帖区,个别政治正确的网友较真:“拆迁没谈拢,那就是人家的合 法私产,怎么能叫钉子户呢?”不容否认,“钉子户”这个词和“农民工”一样,原本是带有歧视色彩的。只有手里拎着锤子的人,才能看见那么多钉子。正如昏官 嘴里才能喊出刁民,钉子户最初应该也是地方政府对不配合拆迁者的蔑称。
可是,词语的含义是不断流变的。在过去这些年激烈的城市化过 程中,“钉子户”一词逐渐脱离“刁民”的范畴,演变成“顽强抗争者”、“私人权利坚定主张者”的象征。钉子越来越理直气壮,反而是锤子越来越师出无名。所 以在这个时候,媒体称呼谁是钉子户,那差不多等于表扬他是勇士了。
这些年媒体评出许多“最牛钉子户”,但这些“最牛”最后往往以悲 剧收场,其中不少更是酿成惨案。所以我们长期以来都羡慕真正的最牛钉子户,比如美国逼开发商修改大楼设计的老太太、日本挡住机场跑道46年的农民。而今, 我们自己的“最牛钉子户”也渐渐出现,一座厂房、一座居民楼也能令道路弯曲。看到这些图片,许多人的第一观感是“没强拆就是进步”。与酷烈的强拆相比,再 弯曲的道路都令人欣慰。
不过,因一两个最牛钉子户的出现而宣告法治建设跨上新台阶,显然还为时过早。有人说,这是在相对开明的杭州,换在别的地方肯定会被碾平。还有人猜测,钉子户的后台比拆迁者还硬,所以拆不动。真相究竟如何,可能没有媒体会去调查。
而 可以断定的是,人们普遍将钉子户当做城市文明的标志,只能说明我们的“文明”标准还比较低。因为我们看到的只是底线———不强拆,而钉子户背后的真正问题 是如何解决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冲突。毕竟没人喜欢绕来绕去的道路,也没人愿意住在马路中间,最牛钉子户其实是双输。只有当人们不再认为拆迁的主体是锤子 的时候,才算解开了钉子户这道题。 □西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