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观点.评论

“晕倒哥”钻了公共救助的空子

2016-01-17 18:30:15   

最近,浙江省江山市峡口镇的集市上,一名男子突然昏倒在路边。当地派出所民警和市民为这名叫杨祖映的男子提供了救助,并给他凑了路费回家。但随后,民警搜索相关信息却发现,杨祖映的名字出现在广东、河北等地的新闻中,且都发生昏倒街头的情况。

  当一个人习惯于用这种方式赢得社会关注,他也侵占了其他人接受救助的机会。类似新闻的出现,让我们面对街头困难群体时,很难再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这些需要帮助的可怜面孔,到底是真是假?“晕倒哥”会把很多善良人的内心柔软处锻造得愈来愈加坚硬。

  审视“晕倒哥”的形成,也是为破除这种心理机制提供可靠路径。“晕倒哥”虽是少数,但必须正视。如果对这样的行为不加以规范、纠正,就可能有更多人效仿“晕倒哥”——君不见职业乞丐在各地街头出没,假装晕倒又有何难?“晕倒哥”多了,人们还会去救助一个真正晕倒急需帮助的人吗?

  当然,“晕倒哥”的出现不只是一个人的责任。在他一次次“晕倒”的背后,相关部门也该反思:“晕倒哥”在广东、河北等地都出现过,为什么浙江民警轻易就能查真相,却仍止不住他不断得逞?那些救助“晕倒哥”的民警,该不该多长一个心眼?

  “晕倒哥”钻的是公共救助机制的空子。如果公共救助机制也能有“互联网思维”,给被救助对象存好档,规范好救助资金的支出与使用,通过动态化管理甄别受助对象,就不难鉴别出“晕倒哥”,而这也是对真正需要帮助的人的一种保护。

  □叶倾辰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徐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