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25 13:33:31 来源: 中青在线 作者:余春明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12月20日至21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分析城市发展面临的形势,明确做好城市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重点任务。李克强在讲话中论述了当前城市工作的重点,提出了做好城市工作的具体部署,并作总结讲话。
会议指出,城市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做好城市工作,要顺应城市工作新形势、改革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这是我们做好城市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要坚持集约发展,框定总量、限定容量、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提高质量,立足国情,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在统筹上下功夫,在重点上求突破,着力提高城市发展持续性、宜居性。
城市建设,应该限制大城市数量,促进中小城市、小城镇建设。城市越大,人口越多,带来的城市问题就越多。当城市人口达到一定规模时,城市管理成本就会成倍数增加。我们应该限制大城市数量,特别是严格控制特大城市数量。合理规划、布局人口数量为10万到50万的中小城市,积极推动人口数量5万左右的小城镇建设。合理分配大城市、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功能,提高中小城市、小城镇的质量、品位,增加中小城市、小城镇对转移人口的吸引力,减少大城市发展压力。
城市建设,不能成为简单的“造城”运动。城市建设和发展,不是简单的人口增加、面积扩大、楼房增多,而是城市综合功能的同步提升。现在,有一些地方,为了政绩,积极推动“新城”建设,圈地、建房,但是,由于规划不合理,公共服务、公共设施没有跟上,产生了一批“鬼城”,这个问题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城市发展,公共设施建设应该优先。供电、供水、供气问题要优先解决,公汽线路调整、垃圾清运、环境卫生、就学就医、生活物资供应,社区建设等,这些与人民群众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没有解决,就不应该批准新的城市建设方案。
城市建设,一定要体现决策者的“良心”,整体规划、协调建设。一座城市,能看到的部分只是风景。真正看不到的部分,才是“良心”,就是城市隐蔽工程、地下工程。首先就是排水工程,这些年,每逢大雨,网络上就有“到某处来看海”的调侃,甚至发生生命、财产损失,人民群众不满意,官方却不断给予数十年一遇、上百年一遇等牵强理由。我们希望城市建设能彻底解决排水问题,不管多少年一遇的雨量,都不会出现“水漫金山”的现象。城市地下管网建设,要有长远规划、协调建设,不能今天这个来“开膛”、明天那个来“破肚”,造成大量浪费。
城市发展,规划要优先,要科学化、制度化。城市规划要科学化。要协调城市各方面发展,以公共服务、公共设施优先,注重环境保护,协调城市发展与生态建设,城市规划要适应时代发展,至少要向前看30年,有的功能规划要满足50年甚至更长时间需求。要培养城市规划人才,建设城市规划队伍,让城市规划专业化。城市规划要制度化。规划通过审核、评价,认定为科学、有效的,要建设制度予以认可、保护。要禁止“规划不如变化”的情况,禁止换一个领导改一次规划的情况,禁止前任建、后任拆的情况,对重大决策进行终身责任追究制,避免重复建设。
城市发展,要协调自然生态,培养城市文化。任何城市建设,都不可避免对原有生态环境产生破坏,怎么样减少破坏,增强城市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协调,是一个新课题。我们要在自然环境中建设城市,而不是在城市中建设自然环境。一定要保护好能够代表、体现出城市历史、文化和特色的古迹、风景等,留住历史和文化,是对子孙后代负责。要避免把城市建设成钢筋水泥堆砌的千篇一律的建筑群,更要反对在城市建设中照搬抄袭,画虎类犬。要用心培养具有特色的城市文化,提高城市内涵。
城市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活动的中心,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我们一定要坚持以人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建设城市是为了服务人民,我们要提高建设城市的能力和水平,也需要提高管理城市的能力和水平,要让城市成为人民群众快乐居住、快乐生活、快乐工作的富有生命和活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