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20 22:37:05 来源: 南方都市报
广州两位在地铁站内结伴行乞16年的盲人梁伯和伍婆婆,最近引来了街坊和媒体的关注。两人并非夫妇,结识于盲人工厂,十几年来形影不离,游走在广州 地铁东山口站。近两三年来梁伯常常落单,只因85岁的伍婆婆身体不好,需要住院,梁伯只能一个人出来行乞。他们的故事经媒体披露后,东山口地铁站里涌来一 波又一波想帮助梁伯的人潮。面对突如其来的涌动爱心,梁伯觉得行乞是一种“自力更生”。
外人可能很难理解,梁伯和伍婆婆均有子女, 两人也有退休金,梁伯每月有500多块,伍婆婆则有1000块左右。目前家里还请了一位腿脚略有不便的保姆,专门照顾伍婆婆,每月工资1500元。其中伍 婆婆的儿子出1000元,剩下500元由两位老人负担。应该说,虽然家境并不宽裕,但也不至于忍饥挨饿、无钱治病。说起来,两位老人去行乞,并非走投无 路。
一般人看来,乞丐、行乞,低人一等。对于那些放不下“自尊”的人,很难想象,他们会迎立街头向人讨要财物。但为何两位失明老人 却义无反顾,甚至乐此不疲,并且一再拒绝社工和救助站的帮助?梁伯的解释,归纳起来有二,第一,行乞只是一种生活方式;其二,健康的人不大懂得照顾盲人, “倒不如我和婆婆互相照顾”。
话虽短,却一语道破行乞者的世界,并非如你我想象如此那般。近年来有关“行乞权”,以及城市该不该设 “禁讨区”的讨论一直不断。有学者就认为,因为乞丐现象是社会不平等的表现,为乞丐争取“乞讨权”,等于固化了差别意识和不平等,相反,我们应该争取的是 不乞讨的权利,为了达成这个目标,就要完善社保体系,将乞丐纳入社会救助范围,保障乞丐能像普通人一样“正常生活”。
持以上意见的 人,面对“自愿行乞”的梁伯,不知会作何感想。梁伯与伍婆婆虽身体上有障碍,但并不认为自己就此丧失了劳动能力。对他们来说,行乞本身就是一种劳动。他们 拒绝了政府救济,通过行乞这种劳动增加收入并且保有为人的尊严。一句话,何谓“正常”生活,梁伯有他自己的定义,只不过,他的定义与主流社会的定义有所不 同。所谓正常人的怜悯、同情、哀其不幸,根本不是行乞者本人的感受。
实际上,在世界不同地方,行乞并不总是一件“丢人”的事。在许 多阿拉伯国家,行乞者随处可见,且衣着干净、谈吐文雅,行乞时周围的人和店家也不驱赶,甚至为其遮风挡雨。这种独特的行乞现象背后是施舍文化的兴盛。而在 我们中国文化中,也有“相逢何必曾相识”、“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无功利交往原则,很多行乞者精神上始终有善念,乐观豁达。
只要不是 尾随滋扰,而是建立在你情我愿基础上的行乞与施舍,我看不出有驱赶、禁乞的必要。毋宁说,有人行乞,有人行善,本就是社区生态,甚至是人与人之间利益交换 的一部分———有人从施舍中收获良善和自我满足,有人通过行乞改善生活。有学者在研究中国“面子”文化时认为,在社会分层结构中,陌生人之间的交往,规则 平等透明,人与人之间无关道德和能力评价。应该说,街坊与梁伯、伍婆婆,本在这一点上相安无事,双方做得非常好,好就好在“装作看不见”:1路车上有梁伯 的专座,附近街坊给他们带吃的,理由是交流煮食心得。可眼下的“爱心大爆发”,打破了行乞与行善者之间的体面与平衡。行乞者不需要大家另眼相待,只求别人 不要试图为他们的生活做主,就是最大的尊重。 □兽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