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观点.评论

新常态下城镇化建设如何保留乡村文化

2015-04-27 12:02:00   

为庆祝中国农业大学建校110周年,中国农业大学社会学系成立20周年,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乡关系讲话精神,由人文与发展学院举行的“乡村价值与美丽乡村建设研讨会”于4月25日在金码大酒店三楼报告厅举行。

会议由农业与农村社会学家,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教授主持,来自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农业部、文化部、北京市农研中心和中国农业大学的20多位“三农”问题专家出席了座谈会。

座谈会上,朱启臻教授从“美丽乡村建设核心在于人”上对美丽乡村建设跟与参会嘉宾进行了交流和研讨。

如何才能留住美丽乡村?

在朱启臻看来,这不仅指乡村的外表美,更强调要保留乡村的内在美,“美丽乡村应该是有文化的乡村、和谐的乡村、有利于农业生产和村民生活的乡村。把和谐社会与生态文明建设建立在身后的乡村文化基础上,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乡村作为文化宝库,还有很多有价值的领域等待发现,需要动员更多的有识之士关注乡村,关注乡村存在的价值,在城镇化的过程中使乡村文明得到同步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核心在于人。”

人的新农村建设

孔子有句话叫做“理失而求诸野”,乡村对智慧的培养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村落的教化途径有很多,可以通过家风、村规民约、节日与习俗、农业劳动等方式来实现。村落教化也有很多特点,自然而然地对人进行教育,潜移默化的,通过言传身教,示范的功能,使人的行为受到影响,其教化的内容和手段是综合的,且途径也是多元的。

中央提出新农村建设要推动“物的新农村”和“人的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克服见物不见人的倾向。“人的新农村”建设有三个方面:一是要留住人或者说能够吸引人,把一些有素质的人吸引并稳定在乡村;二是要提升人,提升他们的发展能力和素质;三是要教化人,使人变成对社会有益的人。

难点在于培养有文化的人

“文化”在汉语里是动词,是释义是“以文化之”,通过施足礼仪,使人变得通情达理、温良谦恭谦让,懂得尊重人和自然。文化和教化就特别相近。教化是把环境中有形和无形的手段综合起来,在日常活动中对人的行为潜移默化地施加影响,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达事明理。

这些年,我们忽视了教化的作用,仅仅用教育来代替教化,而教育是广泛的教育,它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我们忽视了家庭和社会教育,把教育仅仅理解为学校教育。几十年间,我们已经把学校喻化成了升学机构,没有了教育功能,更没了教化的功能。

教化在乡村里面是通过文化来承接的。凡是影响乡村居民行为的因素都属于乡村文化范畴。有人归纳中国村落文化的基本内容为尊祖宗、崇道德、讲人伦、尚礼仪。也可以把它分成物质、制度、社会心里层面的文化。这些文化要素存在于乡村的什么地方?是美丽乡村非常欠缺的研究内容。

村落的教化功能是由村落的特性所决定的。村落为什么有教化的条件呢?它跟城市社区相比,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第一,农户是透明的,几家的房子有一个农村院落,家里发生什么事情,村落的人都清楚,就有了村落的舆论;第二,透明的基础上产生了监督,村落舆论是非常重要的监督力量,是约束村民行为最重要的措施和渠道;第三,有了乡村就有了周期性的强化,不断地让人从这种仪式和礼仪当中受到熏陶。

村落的教化途径很多,可以通过家风、村规民约、节日与习俗、农业劳动等方式来实现。

节日和习俗有多方面的功能,维护村境的习惯和制度,组织乡里的协同生活,维系村落的共同秩序,通过仪式的表达,使人的行为和心灵都受到净化。

村规民约能使老百姓充分发挥主体地位作用,他们就容易去遵守。当老百姓发挥主动性和主体地位时,很多事情比我们想像的要好得多。

在农业劳动中,使人得到教化。只要参加过劳动的人,都有共同的品质,珍惜劳动成果,知道粒粒皆辛苦的含义。研究充分证明,农业劳动对人的个性、心灵、感知的培养是非常的优越,比如在劳动过程中让人体会到了劳动的坚辛,养成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在劳动过程中养成善待大自然尊重自然规律的品质,是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基础。

各个地方在美丽乡村创建过程中,对教化途径进行了很多创新。如文明评选、“文明户”评选、文化墙、文化大院;文化“驻乡”、新乡贤协会等模式;促进乡村尊重自然、邻里和睦、家庭和睦等,弘扬尊老爱幼,为农村培养了留得住的文艺人才,对美丽乡村文明建设都有着划时代的促进意义。

来源:吾谷网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