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02 22:27:17 作者:申学舟
大风如期而至,在昨夜十一点到达了北京。
那时我正从西大望路上某家巨好吃的火锅店打车回家,出店门那一瞬间感受到大风刮过身体,简直要被感动到哭泣。
是的,北京已经连续5天被重度雾霾锁城。多个监测站检测到的PM2.5浓度超过500微克/立方米,局部地区峰值接近1000微克/立方米,然而这还只是官方给出的数据。
一个相识已久的“北漂”朋友跟我说,这样的北京让他异常的想家,我在心里默默的说了句,我也是。即使是北京本地的朋友,也对这样的雾霾感到悲哀,用他的话来说,对蓝天“无比想念,却又无处可逃”。
然而我们还仅仅是在室内工作的人,不用长时间暴露在室外严重污染的空气中。
看到界面拍摄的一个关于北京雾霾的视频:53万平方公里的京津冀地区,被淹没在一片灰白当中,在户外工作的工人,送快递、送外卖的小哥,或是拉车的大爷,都成日的暴露在这样的空气中,甚至没法儿戴口罩来保护自己,“咱也愿意戴口罩,但戴口罩你怎么拉活儿啊?”
好在昨天下午北京气象台发布消息说,冷空气将于晚上11点抵达北京,雾霾天气将逐渐消散。而“等风来”的小伙伴们也确实等到了这阵大风,今天的天空确实以一种格外美丽的颜色出现在我们面前,结束了北京的“末日模式”。多么的侥幸。
而随着蓝天的到来,微博微信上讨论雾霾的话题急剧下降,取而代之的是各种“晒蓝天”的微博和朋友圈。
在雾霾这件事上,我们似乎都表现得像金鱼一样,只有7秒钟的记忆。但事实上,雾霾一定还会再来,如何做一些事来改变这一污染现状,才能让我们不在下一次雾霾袭城的时候,再一次“无处可逃”。
之前有篇新闻曾说到,住建部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雾霾的主要原因是汽车尾气而不是供暖,供暖烧煤只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仅以这个角度来思考的话,有没有可能在交通上做出相应的优化来减少空气污染呢?
有很多声音在呼吁说,个体应该身体力行地为了节能减排做贡献,甚至摆出数据,北京在雾霾天的驾车出行量比平日只下降了1.23%,以此来指责私家车主只图自己方便舒适不管环境。
但北京毕竟还不是一个行走的城市,偌大的北京城不论是通勤还是生活娱乐,都需要长距离的交通出行。从六环到三环的距离太遥远,乘坐公共交通又要被挤成渣渣,使得很多人无法放弃私家车出行的舒适和便利。
况且,也不应从个体的角度去限制其交通工具的选择和使用。原因很简单,又有多少人在享受到更好的生活方式后,愿意倒退回原始?更方便更舒适的生活方式不正是我们自己努力争取而来的吗?
即使是从治理效率的角度来讲,从个体上限制其交通出行也是最低性价比的方式。或许更好的办法是,在城市规划上做得更合理一些,使得人们的交通需求减少,自然的,汽车尾气的排放也将会减少。
比如以香港为例,数据称,香港约有45% 的人口住在距离轨道交通站仅500 米的范围内。如果仅以居住在九龙、新九龙及香港岛的居民计,这一比例更高达65%。
这是因为,其采用的TOD模式(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就能让附近的居民在房源500-1000m,走路5-10分钟范围内就可以完成生活中大部分的事情,比如工作、比如购物、比如上学、比如看电影。
香港TOD模式示意图
据《财经》报道,这样的TOD模式,将办公、商业、住宅、交通、开放空间都混合在一个交通核里,高密度地布局功能单位,集约地使用土地,这样一来去哪儿都可以步行到达。整个城市,若干个不同等级的TOD交通核串联在一起,大家的谋生出行就可以减少,提高生活质量的出行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增加。
从这样一个角度,把压在空气质量这只“骆驼”身上的稻草一根根拿走,从城市规划,到能源结构,一步步地改进,或许下一次我们期待蓝天就不用再带着“等风来”的侥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