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24 17:26:23 作者:邵海鹏
11月,民生新供给制造业综合指数(民新制造业PMI)为42.4%,较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民新非制造业PMI)为42.9%,较上月下降1.3个百分点。整体看两个指数均结束了连续回升态势,不过略低于预期。
中国民生银行与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21日联合发布《2015年11月份民生新供给宏观经济指数(制造业)》、《2015年11月份民生新供给宏观经济指数(非制造业)》给出上述数据。
民新PMI是能够连接微观和宏观的新型先行指数。由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院长黄剑辉牵头的研究团队撰写解读报告称,季节性需求回落是本月民新指数回落的重要原因。微观层面看,制造业企业的困难要大于非制造业企业。宏观层面看,美元加息预期与“新常态”下新型驱动力尚未有效形成也是指数回落的关键因素。黄剑辉同时也是中国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副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季节效应是主因
从趋势上看,11月民新PMI持续处于荣枯线以下,且在连续两月出现回升态势后又出现下降,这表明经济下行压力在小幅波动中持续存在。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认为,小微企业经营表现持续低迷,期待更多稳增长政策发力;大中型民营企业表现相对较好,代表了未来中国经济最有活力的方面;总体融资环境有所改善,稳增长货币政策效果有望随后显现。
分规模看民新非制造业PMI,大型企业为46.7%,中型企业为45.1%,小型企业为41.9%,微型企业为41.8%。这表明我国非制造业企业的经营状况依然面临下行压力,但大中型企业表现相对较好,小微企业依旧表现偏弱。
上述报告称,11月份PMI指数回落,季节效应可能是主因。一般在“金九银十”后企业往往面临下游需求的阶段性减弱。
报告称,目前看民新指数的波动率要明显高于统计局PMI,略高于财新PMI,因此季节效应可能也会被放大。
除了“金九银十”后企业往往面临下游需求阶段性减弱的季节性因素外,上述报告称,受美元加息预期影响,我国近期再次面临资本外流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实体经济主体的预期。企业存在主动降库存、降投资的迹象。这一点,在重资本、重投入的制造业表现更为明显。
此外,实体经济的新型驱动力尚未有效形成,经济发展供给侧的人力资源、资金有效投入仍明显不足。突出表现在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较慢,以及地方融资平台严格规范后,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尚未形成新的有效融资渠道,这些问题需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快解决,否则将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继续影响实体经济的复苏。
下月指数有较大回升可能性
报告认为,结合目前宏观整体形势来看,在内、外需不足的情况下,当前实体企业的生产经营仍整体处于下降筑底趋势当中,货币与财政政策见效也有一定时滞,这也是本月PMI结束连续回升的另一个原因。总体看,由于季节效应是主因,对民新PMI指数的回落不必过于悲观,在经济整体逐步见底的大趋势下,12月PMI有较大回升可能性。
贾康认为,总体看来,民新指数出现在连续两个月回升之后又双双下滑,且其中多项结构性指标出现下降,表明当前我国经济下行探底的过程尚未完成,且有新近下行因素加重迹象,期待调控部门加大稳增长措施的力度;但企业融资成本环境的改善,和非制造业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预期的持续改善,表明我国宏观经济中供给侧的动力有一定释放,结合已有管理当局加强“有效投资”和下调隔夜与七天常备借贷利率的信息,上月做出的我国经济有望在今年底或稍晚实现这一轮下行并企稳的基本判断仍可不变,时间节点的预测在概率上则可适当后移。
因此报告建议,应结合“十三五”规划着力推动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和创新驱动新型驱动力。同时,采取清理税费等有效措施为企业切实减负;推动加快构建能够支撑“十三五”期间增加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地方政府新型投融资机制;着重从财政政策方面发力,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