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16 23:10:38
北京时间11月14日,当多数中国人还沉浸在周六凌晨的梦乡时,七个时区之外,尚在周五(13日)的巴黎,被一连串枪声、爆炸声打破了平静。恐怖 分子在巴黎巴塔克兰音乐厅、法兰西体育场等多处进行了多次枪击和爆炸袭击。媒体称事件已造成128人死亡。事发后法国全境航班取消、全国宵禁,总统奥朗德 说:“这是史无前例的恐怖袭击”。
BBC编辑观察到,奥朗德讲话时“明显在颤抖”。其实为之颤抖的何止法国总统?在文明世界的人们 心目中,作为欧洲第二大城市的巴黎不仅是法国的首都,更是美食乐园、艺术天堂和时尚之都。在这样一个梦幻般的地方,应该与血腥绝迹,和杀戮绝缘。因而当恐 怖分子大规模血腥屠杀手无寸铁的平民的画面通过网络传播到世界各地,一次次残忍冲击人们视线和心灵的时候,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都可能为之颤抖。面对生命遭 受屠戮的惨景,是否会情不自禁地生出一种悲悯,这恰是区分文明与野蛮最早的分水岭。
在总统奥朗德乃至全世界人民的“颤抖”中,包含 了痛惜、哀伤和震惊,这并不为奇。但是在这样的身体语言里也显然透露了不可遏制的愤怒和无法被摧毁的信心。自“9·11”以来,恐怖主义袭击时有发生,但 就全球范围而言,人们关于文明的信念仍然坚如磐石,而恐怖分子越来越频繁地针对无辜平民大开杀戒,验证的毋宁说正是他们的懦弱。
和 以往一些恐怖袭击不同,在巴塔克兰音乐厅袭击中,恐怖分子没有提出任何诉求,径直以自动步枪对观众进行扫射,甚至直接将炸药扔向人群,对已经被控制的人质 则以行刑的方式逐一杀害。专业人士分析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营造恐怖的氛围。也许恐怖分子依赖血腥屠杀的确可以让文明世界的人们陷入短暂的恐惧,但经历了二 战被焚之伤痛的巴黎从来就不是一座柔弱的城市,人类经过千百年积淀的文明也永远不可能被轻易击倒。据法国媒体报道,连番遭遇恐怖袭击并未磨灭法国民众的勇 气,巴黎人纷纷响应在推特上发起的“开门”运动,勇敢地打开自家大门,迎接滞留街头的陌生人。普通民众的类似行动,固化了世界对人性的信心,哪怕是惨绝人 寰的屠杀,也无法逼迫人们从文明的底线上后退。
恐怖主义是人类之敌,是文明之敌,任何一次恐怖袭击,都会带来一个最直接的结果,那 就是让文明世界更加团结。巴黎恐怖袭击事件刚刚发生,在致奥朗德的慰问电中,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这一野蛮行径予以最强烈谴责,向不幸遇难者表示深切哀 悼,向伤员和遇难者家属表示诚挚慰问”,美国总统奥巴马称美国准备向法国提供一切所需要的帮助,将不惜一切代价把恐怖分子绳之以法并追踪他们的组织,德国 总理默克尔表示,德国会“做任何事”以帮助法国对抗恐怖分子……因为对文明的共同坚守,现在世界和巴黎站在一起。
毫无疑问,巴黎恐 怖袭击事件会给巴黎、法国乃至欧洲带来一些改变。这就像“9·11”不仅摧毁了纽约世贸中心的双子楼,也深刻改变了美国政治生态和民众日常生活一样。然而 可以坚信的是,尽管置身于泪海之中,巴黎、法国乃至欧洲人对文明的拥抱不会松懈,不可能让自己珍视的平等自由等价值成为恐惧和愤怒的牺牲品,这一点也如 “9·11”之后,保持应有的开放和包容依然是美国社会的主流一样。实际上这正是对个案的暴恐袭击和作为思潮的恐怖主义最有力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