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29 13:33:00
1971年,国际马铃薯中心在秘鲁首都利马成立。国际马铃薯中心是世界上唯一一所从事薯类研发的公益性、国际学术研究机构,其使命是帮助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增加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减少贫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农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农产品市场周刊》2015年第29期
记者 陈丽娜
早在2010年,中国就与国际马铃薯中心正式签署了设立亚太中心的东道国协议,国家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落户北京延庆已成定局。中国政府与国际马铃薯中心希望,通过亚太中心这个区域性平台,合力推进薯类作物在中国与亚太地区的发展,力争使其在进一步全面改善粮食安全状况、加快中西部经济发展与减贫步伐、提高健康与营养水平以及促进农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属意中国,落户延庆,并不是突然之举。这一切还要从国际马铃薯中心与中国的结缘、合作说起。
1971年,国际马铃薯中心在秘鲁首都利马成立。国际马铃薯中心是世界上唯一一所从事薯类研发的公益性、国际学术研究机构。其使命是帮助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增加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减少贫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农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0年牵手,共谱合作序曲
谈起中国与国际马铃薯中心的结缘,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主任卢肖平介绍说,1978年,中国农业科学院代表团访问了秘鲁国际马铃薯中心。虽然当时中国的马铃薯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是基础工作做得很好,吸引了秘鲁方面的关注,自此拉开了两国在马铃薯领域交往与合作的序幕。1985年,国际马铃薯中心正式决定在北京设立联络处,两国之间开展了各类形式的合作。
在国际马铃薯中心与中国合作的30多年间,中国的薯类作物生产发生了巨大变化,国际马铃薯中心提供的优良种质资源、先进技术和人员培训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提供新品种。在目前中国常用的100多个马铃薯品种中,约30%有国际马铃薯中心亲缘背景,其种植面积占到全国每年生产面积的20%左右。这些品种中尤以“中心24”和“合作88”表现突出。1978年,国际马铃薯中心将“中心24”以试管苗的形式引入中国。在中国进行的多点试验中,“中心24”的产量均居首位,比对照品种增产30%-100%。到1993年,“中心24”在中国的累计种植面积达到30万公顷,累计净收益超过2300万美元,大约相当于使17万人脱贫 。如今,“中心24”每年的种植面积仍然约有7万公顷。1986年,国际马铃薯中心与云南师范大学经过9年努力合作选育出品种“合作88”,1995年通过云南省审定。通过审定后不到7年,种植面积就占到云南省马铃薯总面积的20%,并在四川省和重庆市等西南地区广泛种植,还传播到相邻的越南和缅甸等国家。
引进新技术。30多年间,国际马铃薯中心在中国共开展了50多项薯类科研项目,引进了大约15项新技术或技术组合,主要涵盖4个领域:种薯技术、田间生产管理、育种、产后储存和加工技术。上世纪90年代早期,国际马铃薯中心在山东省实施和推广甘薯脱毒技术,在生产上应用后增产效果十分显著,增幅一般都在30%以上,效益之高居中国各地之最。通过马铃薯晚疫病预测预报项目的实施,减少了发病损失,使产量比发病的田块增产60%以上,大幅提高了农民的收益。在国际马铃薯中心的帮助下,中国南方开发出适合当地的轻简化稻田种植马铃薯技术,具有较大的推广与发展前景。亚太中心计划将来为进一步探索和改良薯类作物的间套作技术进行更加深入和广泛的研究。
培育新人才。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专门从事薯类作物的科研与推广人员很少。仅以马铃薯生产大省——云南省为例,全省马铃薯种植面积有20多万公顷,而专业科研人员只有3人。随着中国经济与产业的快速发展,中国马铃薯研究人员现已超过500人,几乎是当年人数的20倍。国际马铃薯中心通过提供学位学习、访问学者、短期培训和就地培训等不同形式的学习机会,在促进中国马铃薯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在2008年农业部成立的国家马铃薯产业体系的24名岗位科学家中,有6人得到过国际马铃薯中心的资助出国学习,有11人参与过国际马铃薯中心的项目工作。在甘薯产业体系的16名岗位科学家中,有6人接受过国际马铃薯中心的资助出国学习,有10人参与过相关的项目工作。可以说,他们现在多已成为国内薯类科研或产业界的领军人物。
面向未来,共建亚太中心
正是基于30多年的成功合作,中国政府和国际马铃薯中心都认为,有必要扩大和深化相互合作,使科学技术在促进薯类作物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因而决定在中国共建亚太中心。双方都希望早日建成亚太中心,使之为提升中国以及亚太地区乃至全球的粮食安全水平、加快减贫步伐以及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新作用,作出新贡献。
总体上,国际马铃薯中心希望与中国政府一道把亚太中心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学科齐全、装备精良的国际化区域薯类作物研发机构。亚太中心未来的定位应该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因素:首先,借助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较大投入,使亚太中心在基本建设上有比较充裕和现代的实验室空间、比较齐全的设备装备、比较实用的技术推广和培训条件以及布局比较科学、全面的地方试验基地。其次,依托中国悠久的农业发展历史和近年来快速增长的成功经验,组织向亚太地区乃至全球进行推广和介绍,使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受益并得到发展。第三,借助中国日益提高的科技水平和研究实力,不断拓展与国际马铃薯中心的合作,创新和丰富合作形式,实现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共同提高科研产出,促进产业健康与良性发展。第四,借助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市场影响力,在不断提高和扩大自身的薯类优良品种和种薯种苗的应用率的同时,加大辐射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力度,全面提高整个区域薯类作物生产能力和生产质量。第五,利用国际马铃薯中心的良好国际声誉,结合正在实施中的相关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的跨中心联合攻关项目(CRP),吸引国际上更多各种资源(包括人才和经费)投入于亚太地区的薯类学科发展,力争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在促进中国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同时,更使亚太地区乃至全球薯类作物与产业得到更大发展,进而最终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粮食安全、脱贫致富和农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一点尤为重要,它不仅是一个资源投入与配置的问题,更是一个认知和观念的问题,它事关亚太中心的生存与发展,更事关国际马铃薯中心战略发展的大问题。为此,亚太中心的工作范围或服务半径,首先就是面对亚太地区的6亿多贫困人口,帮助他们解决在薯类作物种植与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问题,从而提高整个区域的粮食安全水平,减贫致富,实现农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以薯为媒,共担公益责任
国家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的建立,使得中国、秘鲁的合作更加深入。这些合作将在保障粮食安全、解决营养不良问题、减少农村贫困、适应和缓解气候变化的影响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保障粮食安全。推广早熟广适马铃薯是国际马铃薯中心在亚洲的一项重要工作。将马铃薯引入传统的水稻和小麦等传统谷物生产系统,在两季谷物之间种植马铃薯,从而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民收入、营养水平,也可以减轻谷物价格波动对小农户的影响。国际马铃薯中心的战略发展规划将通过开发和利用早熟广适马铃薯品种,到2023年为至少700万农户提高系统生产力和收入水平。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的科研设施即将建成,将与中国的合作伙伴共同开展研究,如马铃薯和甘薯育种、种质资源交换及包括特异基因的探索、标记辅助育种、作物建模和生物信息学在内的上游研究,并将成为能力建设和培训的重要平台。通过以上工作,亚太中心将为增进粮食安全,提高农民收入发挥积极作用。
解决营养不良问题。营养不良问题在亚洲最为严重,尤其在五岁以下儿童中更为突出。由于马铃薯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如锌、铁、维生素C,橙色薯、肉甘薯更是含有β胡萝卜素,能够促进维生素A的形成,对于婴儿的成长发育至关重要,所以是解决营养不良问题的绝佳选择。
减少农村贫困。马铃薯周期性生产过剩会导致价格下降。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就是实现马铃薯利用的多元化,尤其是促进加工业的发展。国际马铃薯中心低温贮藏项目可以减少生产过剩造成的损耗,缓解价格压力。低温贮藏可以延长马铃薯保存时间,平抑价格,减少损耗,还可以保存种薯到下一季使用,确保薯农能够获得偏好的品种。
适应和缓解气候变化的影响。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透露,全球变暖对中亚的影响会比世界其他地区更加迅速。气候变化会导致里海盆地水资源紧缩,可能因为争夺水源而在本地区造成地缘政治局势的紧张。马铃薯在中亚被视为“第二面包”,是非常重要的主粮。因此,国际马铃薯中心主张优先发展适应当地夏季较长的高产、早熟、抗病、耐旱、耐热、耐盐碱的马铃薯品种。国际马铃薯中心结合耕作系统的实际情况开发适宜的品种,提高用水效率,同时针对气候变化的多种可能性对缺水的风险进行分析,缓解气候变化对粮食供应的影响。
救灾减灾。国际马铃薯中心还利用块根块茎作物减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亚洲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频率最高的地区,全球89%的受灾人口都分布在亚洲。由于块根块茎作物属于地下作物,可以在发生台风、洪水、干旱或其他自然灾害时为灾民提供粮食和收入,而地上作物通常毁于一旦。国际马铃薯中心在易发生自然灾害的地区提倡将马铃薯作为减灾作物。
国家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的意义远不止于此。2015年7月,中国还将在北京承办世界马铃薯大会,这是每三年一次的国际马铃薯界的盛会。如今,继2014世界葡萄大会之后,北京延庆迎来了2015世界马铃薯大会。作为国内最大的马铃薯种薯研发基地,举办地延庆将通过举办世界马铃薯大会,全力打造一座集绿色生态、产业研发、科技创新于一体的“马铃薯种源之都”。此外,亚太中心将于会前完成建设目标,保证盛会期间如期举行亚太中心揭牌仪式。依托此次盛会,相信国家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将以更好的姿态迎接世界。
责任编辑:霍然